民国的拼音、解释、组词

民国的简介:

mín guó
1.民主国家。亦相对于君主国而言。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指民主国家。【例】国父认为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即所谓的「民国」。

2. 中华民国的简称。【例】他生于民国三十年十月十日。

1. 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如:「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2. 中华民国记载年代的方法。以中华民国创建之年为纪元开始,此年为西元一九一二年。

《民国》,这个词通常指的是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至1949年国共内战期间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时期。它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定阶段,这一时期的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变革。

详细解释:

  • 时间范围:从1912年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
  • 政体变化:民国初期实行的是共和制,但随后在不同历史阶段内政治体制经历了多次变动。例如,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年至1949年),国民党确立了独裁统治。
  • 社会文化特征:这一时期是新旧交替的时代,既保留了传统中国的元素,又受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冲击影响。同时,这个阶段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期。

造句示例:

  1. 《辛亥革命》作为《民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的终结。
  2. 在《民国》时期,许多知识分子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与革新。
  3. 许多知名文学作品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都是反映《民国》时期社会风貌的重要作品。
  4. 《民国》时期的上海不仅是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且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
  5. 南京国民政府期间的《民国》,对现代中国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句子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民国》这一历史阶段的特点和影响。

分词解释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