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俗的拼音、解释、组词

乱俗的简介:

luàn sú
1.伤风败俗。 2.坏风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1.败坏风俗。《书经.君陈》:「狃于奸宄,败常乱俗,三细不宥。」《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列传.荀卿》:「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

2. 败坏的风俗。《荀子.荣辱》:「人之生固小人,又以遇乱世,得乱俗。」《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拨乱反正。」唐.颜师古.注:「拨去乱俗而还之于正道也。」

乱俗》一词,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行为、言论或事物违背社会习惯和传统观念,有悖于大众的认知与接受范围。这个词汇反映了对某些行为或现象的一种价值判断。

详细解释:

  • 文化背景:在古代中国,“俗”常常被用来指代民间习俗或者习惯。“乱俗”的意思就是扰乱、破坏这些传统的风俗。
  • 社会意义:这个词的使用往往带有批评和否定的态度,强调某项行为或观念不被社会所接受。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些事物的一种规范意识。
  • 现代应用:在现代社会中,“乱俗”可能用来形容一些创新性的思维或者做法,虽然它们挑战了传统的价值观。

例句:

  1. 这些年轻人的行为太乱俗了,总是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顾他人感受。
  2. 那位演员的打扮真的太乱俗了,完全不符合大众审美标准。
  3. 在传统观念中,有些女性从事的职业被认为是乱俗的,不被家庭和社会所接受。
  4. 这首歌歌词内容太过乱俗,不适合在公共场合播放。
  5. 社会上一些离经叛道的思想和行为被视为乱俗,但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这些例句,我们可以看到,“乱俗”一词既可以用于描述行为或言论不符合传统价值观的情况,也能够表达创新突破常规的意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以及所要表达的具体含义。

分词解释

luàn

1 没有秩序:~套。紊~。凌~。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3 混淆:~伦。败常~俗。4 任意随便:~吃。~跑。5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6 横渡:~流。7 治理:~臣。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尚。风~。习~。约定~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名。~语。~曲。雅~共赏。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气。~物。鄙~。粗~。庸~。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人。世~。僧~。凡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