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谤的拼音、解释、组词

负谤的简介:

fù bàng
1.蒙受责难。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受毁谤。《汉书.卷四四.淮南厉王刘长传》:「今乃轻言恣行,以负谤于天下,甚非计也。」

《负谤》这个词语,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为承受或背负坏名声的意思。它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因为某些言行或者误会而遭受非议、指责的情形。

详细解释

  • 词源:“负”在古代汉语中有承担、承担之意,“谤”则是指诽谤、非议。
  • 语境:这个词多用来描述一种较为负面的情景,即一个人无辜或冤枉地承受着来自外界的误解和指责。它也可以引申为因某个错误决定或行为而背负起不必要的社会舆论压力。

造句

  1. 尽管李明被同事误会抄袭了他人的作品,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立场,最终证明了自己的清白,避免了“负谤”的局面。
  2. 虽然张老师因为一次误判事件受到了不少非议,但通过积极沟通与澄清事实,她逐渐恢复了名誉。
  3. 在公司内部风波平息之后,王经理决定在下一次团队会议上向大家说明真相,以消除这次因误会而产生的“负谤”情况。
  4. 小王同学因为与同学之间的口角而被冤枉打人,在学校里一度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这可真是个典型的“负谤”的例子。
  5. 由于项目失败而遭到了老板的责备和同事们的非议,虽然李工的努力得到了证明,但他仍然感到自己背负着难以释怀的“谤”。

这些句子展示了在不同的情境下,“负谤”这个词的应用以及它所传达的情绪色彩。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1 驮,背(bèi ):~米。~疚。~重。如释重~。~荆请罪。2 担任:担~。~责。~累(lěi )。~罪。~荷。忍辱~重。身~重任。3 仗恃,依靠:~隅顽抗。自~(自以为了不起)。4 遭受:~伤。~屈。5 具有,享有:久~盛誉。6 欠(钱):~债。7 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数。8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电。~极。9 违背,背弃:~心。~约。忘恩~义。10 失败,与“胜”相对:不分胜~。

bàng

1 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的坏话:~讥。~讪。~议。~毁。诽~。2 责备:~木(传说中舜设立的供人写谏言的木牌,后代仿效。亦称“华表木”)。“厉王虐,国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