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徳报德的拼音、解释、组词

以徳报德的简介:

yǐ dé bào dé
1.用恩惠来报答恩惠。

  • AI解释

《以德报德》这句话中的“以”意味着用,而“德”在这里指的是道德、品德或者善行。因此,“以德报德”是指用善意和美德来回报别人的善意与美德的行为方式。这一成语强调了在面对他人的仁爱或恩惠时,应当以更加高尚的善举作为回应,体现了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种道德观念。

详细解释

  • 原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论语·宪问》。
  • 在这句话的基础上,“以德报德”是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和进一步阐述。即,当他人对我们行善时,我们应当用更大的善意或更好的行为来回报对方,而不是仅仅维持平衡或是报以同等的恩惠。

造句

  1. 李华每次遇到困难时都愿意帮助别人,他深信“以德报德”,相信自己的善举会得到更多的回应。
  2. 这家企业在员工福利上一直保持高标准,并常常回报社区,他们坚信这是实行“以德报德”的一种方式。
  3. 小王在大学里总是乐于助人,他认为“以德报德”不仅能够帮助他人,也能使自己的心灵更加充实。
  4. 那位老人在晚年仍然积极为慈善机构服务,他说他一直坚持“以德报德”,希望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正能量。
  5. 公司在遭遇困境时得到了同行的帮助,他们决定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多地实践“以德报德”的理念。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到,“以德报德”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准则,也是社会交往和企业文化的体现方式。

分词解释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bào

1 传达,告知:~告。~喜。~捷。~考。~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废。2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简~(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情~。晚~。画~。~端。3 回答:~答。~恩。~仇。~国(报效祖国)。~酬。4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应。

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2 心意,信念:一心一~。3 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