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正的拼音、解释、组词

厘正的简介:

lí zhèng
〈书〉订正:~遗文。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整理改正。如:「教授专研训诂校勘之学,对古籍文献的讹误多所厘正,深受学界的敬重。」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序〉:「厘正遗文,缉其精华。」《新唐书.卷一九八.儒学列传上.颜师古》:「诏师古于秘书省考定,多所厘正。」

厘正》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主要用来指对文字、书籍或理论进行订正和完善,具有校勘、修订、改正的意思。其由两个部分组成,“厘”和“正”。"厘"字有整理、整顿之意,"正"则直接指向正确的方向或状态。合在一起就是将错就正,使之更加完善。

详细解释

  1. 厘正:对某物进行修订、改正,使之符合事实或标准。
  2. 使用场合:常用于学术研究中,对错误的理论或书籍内容进行更正;也可用于一般事物中的修正和改进过程。
  3. 语义重点:强调的是从错误到正确的转变过程。

造句

  1. 学者们花费多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古籍的厘正工作,为后人提供了准确的研究资料。
  2. 在这次改革中,我们对旧制度进行了彻底的厘正,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发展的需要。
  3. 为了使报告更具有说服力,我们需要对其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一次全面的厘正
  4. 经过老师的一番教导,他终于理解了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厘正,解决了困扰自己多日的问题。
  5. 该公司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团队来负责财务报表的厘正工作,以确保所有数据准确无误。

分词解释

1 小数名,百分之一:~米。2 单位名(a.长度单位,中国一市尺的千分之一;b.重量单位,中国一市两的千分之一;c.地积单位,中国一市亩的百分之一;d.利率单位,年利一厘按百分之一计,月利一厘按千分之一计)。3 治理,整理:~正(订正)。~革(调整改革)。4 古同“嫠”,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