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科的拼音、解释、组词

吏科的简介:

lì kē
1.官署名。明清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和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明初属通政司,清属都察院。

  • AI解释

《吏科》是中国古代官僚体系中的一个职位名称,属于六部之一——吏部下设的一个机构。具体解释如下:

  1. 含义:吏科是古代朝廷中负责管理官员任用、考核和调动的部门。它主要处理与吏员(即官员)相关的事务。
  2. 职责:吏科的主要职能包括但不限于推荐、选拔、任命各级地方官吏,以及对这些官员进行定期考核和监督。

以下是五个使用“吏科”的造句示例:

  1. 唐朝时期,中央设吏部掌管全国文武官员的任免、铨选等事务,下辖多个司局,其中就有负责具体实施官员考察任命工作的吏科。
  2. 明代吏科给事中张居正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他任职期间,吏科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在清代,吏部内设吏科,主要掌管京官的铨选和考核事务。一些重要的文职官员选拔与任免,往往需经过吏科这一关卡。
  4. 宋朝时,有史载某官员因在吏科考核中表现优异而被破格提拔为地方知州。
  5. 明末清初,许多士人希望通过参加吏科考试来步入仕途,在那个时代,考取吏科出身被视为进入官场的敲门砖。

这些句子展示了“吏科”在中国古代官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具体职能。

分词解释

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治。官~。2 旧指小公务员:~员。胥~(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室。财务~。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目。学~。文~。外~。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举。~甲。~第。登~。5 判定(刑罚):~处(chù)。~罚。6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白。7 古同“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