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影戏的拼音、解释、组词
街头影戏的简介:
jiē tóu/tou yǐng xì/hū
1.即西洋景。一种民间文娱活动的装置。
1.即西洋景。一种民间文娱活动的装置。
- AI解释
《街头影戏》,又称“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大约公元2世纪左右,在中国西北地区就已经开始形成并传播开来。这种表演艺术将光影、剪影、说唱、音乐等元素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详细解释
皮影戏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通常包括选材、雕刻、上色、缝制等多个步骤。艺术家们选用动物皮革(最常用的是牛皮),经过处理后,在上面刻画出各种人物或物体的轮廓,并通过着色使形象更加生动。这些“影人”被固定在一个长长的竹签上,操作者可以通过操纵这些竹签来控制影人的动作。
表演时,艺人会在一张白色幕布后面,手持操控的影人,通过一束灯光照射在幕布上,观众可以看到幕布上的剪影随着艺人的操作而产生各种生动有趣的动态。同时,艺人还会配合音乐和唱词进行叙述或讲述故事,使得皮影戏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艺术,还是一种听觉享受。
造句
- 这台街头影戏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 听说附近有演出《街头影戏》,小华兴奋地拉着妈妈去买票。
- 在那个寂静的夜晚,小镇上的一场《街头影戏》却让夜色变得生动起来。
- 爸爸带我去看了一场《街头影戏》,那里的故事让我听得入了迷。
- 每到周末,市中心就会举行一场免费的《街头影戏》表演,吸引了很多家庭前往观看。
分词解释
街
jiē
1 两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通常指开设商店的地方:~道。~市。~巷。~坊。2 方言,集市:赶~。
头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影
yǐng
1 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花~。倒~。幻~。~壁。~响。~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无踪。~~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含沙射~(喻暗地里诽谤中伤)。2 形象:摄~(照相)。留~。剪~。~印。~像。3 描摹:~写。~抄。~宋本。4 指“电影”:~评。~院。~片。~视(电影和电视)。~坛。
戏
xì,hū
1 玩耍:游~。儿~。嬉~。~豫(嬉游逸乐)。二龙~珠。2 嘲弄,开玩笑:~言。~弄。~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3 戏剧,也指杂技:一出~。黄梅~。看~。演~。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