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节不夺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节不夺的简介:
dà jié bù duó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 AI解释
《大节不夺》这四个字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观念中一个重要概念,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重大考验或诱惑时,能够坚守原则和操守,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或立场。这里的“大节”指的是重要的原则、高尚的品德或者重大的决策,“不夺”的意思是不能被改变。这个成语常用于表扬那些能在关键时刻保持高尚情操的人。
造句
- 在面对金钱与正义的选择时,李明选择了坚守正道,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大节不夺”的精神。
- 尽管外界的诱惑十分强烈,王辉依旧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真正做到了“大节不夺”。
- 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林浩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这种关键时刻的选择体现了他真正的“大节不夺”。
- 老张作为一名党员,在疫情期间坚决执行防控政策,即便面对困难也毫不动摇,充分展示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大节不夺”的精神。
- 在公司内部的改革过程中,李总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不动摇,这种坚持原则、不为外界所动的态度,正是“大节不夺”最好的诠释。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大节不夺”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和其背后蕴含的精神价值。
分词解释
大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夺
duó
1 抢,强取:抢~。掠~。巧取豪~。强(qiāng )词~理。2 争先取到:~得最后胜利。~魁。~冠(guàn )。3 冲开:~门而出。4 丧失,削除:剥~。褫~(剥夺)。~志(改变志向或意愿)。5 晃动:光彩~目。6 决定如何处理:请予裁~。7 漏掉(文字):第八行~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