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道的拼音、解释、组词
志道的简介:
zhì dào
1.有志于道。语出《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把道理记在心里。志,通"识"。
1.有志于道。语出《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把道理记在心里。志,通"识"。
- AI解释
《志道》这个词,出自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周易·系辞下》,原文为“志于道”,意指立定志向要遵循正道。这里的“道”指的是天地自然的道理、真理或者道德规范等。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语境中,“志于道”强调的是个人品德修养和对理想追求的过程,是一种精神境界上的自我砥砺。
详细解释
- “志”:本义指心意,意愿或立志,这里可理解为心向、意欲、立定目标。
- “道”:既包括自然法则、宇宙真理等哲学层面的含义,也涵盖了人生道路、道德规范等社会伦理和行为准则。
综上所述,《志于道》强调的是个人应当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生活方向,并以此为基础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或理想状态。这一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鼓励人们在行动前先明辨是非曲直,遵循正道前行。
造句
- 自古以来,“志于道”就是文人墨客们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 张三自幼立志从医,如今已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医生,真正践行了“志于道”的理念。
- 刘教授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让学生“志于道”,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古代士人“志于道”的写照。
- 现代企业领导者应当“志于道”,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分词解释
志
zhì
1 意向:~愿。~气。~趣(志向和兴趣)。~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学。2 记在心里:~喜。~哀。永~不忘。3 记载的文字:杂~。~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标~。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子。用碗~~。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