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1743-1805)的拼音、解释、组词

邓石如(1743-1805)的简介:

dèng shí/dàn rú (1743-1805)
清代书法家、篆刻家。初名琰,字石如,后改字顽伯,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等,怀宁(今属安徽)人。书法各体皆工,最精篆、隶。篆书取秦石鼓文、汉碑篆额之长,稍参隶意。篆刻刚健婀娜,形成“邓派”。

  • AI解释

邓石如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他活跃于乾隆、嘉庆年间。邓石如不仅在书法上自成一派,尤其擅长篆书和隶书,并且他的行书也极具个人风格。他在篆刻艺术上的贡献也不容小觑,在当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邓派”,影响了后来许多艺术家。

详细解释

  • 生平:邓石如(1743年—1805年),名琰,字石如,后以字行于世。安徽怀宁(今安庆)人。
  • 书法成就:邓石如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之一,在篆书、隶书中独树一帜,被后人誉为“清初四家”之一,并在清末民初有“印宗秦汉,书宗邓石如”的说法,可见其在当时的影响力之大。
  • 篆刻艺术:他所开创的书法和篆刻风格被称作“邓派”,对后来的艺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造句

  1. 邓石如先生的作品展现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与独特的个人风格。
  2. 在这次书法展览中,观众们可以看到许多模仿邓石如风格的作品。
  3. 学习邓石如的篆书有助于提高书写时的笔力和韵律感。
  4.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还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不断探索与创新。
  5. 在中国美术学院,学生经常被要求临摹邓石如的作品以提升技艺水平。

分词解释

dèng

1 姓。

shí,dàn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2 指石刻:金~。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5 姓。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