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案的拼音、解释、组词
起案的简介:
qǐ àn
1.确立界限。
1.确立界限。
- AI解释
《起案》,在中国古代官僚体系中,是指由官员撰写的正式公文或报告的一种形式。通常在处理案件、事务时形成,作为呈报上级或下一机关的重要文件材料之一。“起案”往往涉及详细的事件经过、调查结果以及建议处理意见等内容,是古代中国司法和行政决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造句
- 官府依据当地百姓的举报,决定对一起土地纠纷案件进行深入调查并起案审理。
- 在古代中国的科举考试中,考生们为了提高自己的录取机会,经常请学识渊博的老师帮忙撰写一份详细的起案文章。
- 县衙门内,张知县正在认真查阅一起起案,准备上报府衙寻求解决方法。
-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深入调查,终于完成了对这桩复杂案件的起案报告,等待最后的审阅和判决。
- 这次的司法改革中,提出要简化起案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繁琐程序。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起案”在古代官僚体系中的重要性及其使用场景,也反映了它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起案”这一术语更多见于历史文献和特定领域的表述中,在日常交流中较少直接使用此词。
分词解释
起
qǐ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床。~立。~居。~夜。2 离开原来的位置:~身。~运。~跑。3 开始:~始。~码(最低限度,最低的)。~步。~初。~讫。~源。4 拔出,取出:~锚。~获。5 领取(凭证):~护照。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伏。~劲。~色。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风。~腻。~敬。~疑。~义。~诉。8 长出:~痱子。9 拟定:~草。10 建造,建立:~房子。白手~家。11 群,组,批:一~(一块儿)。12 量词,指件,宗:一~案件。13 自,从:~小儿就淘气。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掀~。兴(xīng )~。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来。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经得~检验。
案
àn
1 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子。~板。书~。条~。拍~而起。2 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档~。备~。议~。提~。方~。有~可查。~卷。~牍。3 事件,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惨~。血~。~件。~例。~犯。破~。4 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举~齐眉(形容夫妻相敬)。5 同“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