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帽离身的拼音、解释、组词

席帽离身的简介:

xí mào lí shēn
1.宋李巽年轻时累举不第,其乡人讽嘲曰:"李秀才应举,空去空回,知席帽甚时得离身?"后李巽仕至度支郎中,遗乡人诗曰:"当年踪迹困泥尘,不意乘时亦化鳞。为报乡闾亲戚道,如今席帽已离身。"事见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后即因以"席帽离身"指读书人应科举考试及第做官。

  • AI解释

关于“席帽离身”这个词语,实际上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直接以这种方式表述的说法。可能是有误解或误听的情况存在。“席帽”是指古代的一种用竹篾或者木制框架外缠席片或布片制成的帽子,在现代汉语中,“席帽”更常用来形容一种轻便、简易的户外遮阳工具。然而,结合其“离身”的表述来看,“席帽离身”可能意在表达某种状态下的突然变化,比如突然摘下草帽(原以为是席帽)后的感受。

我们可以从“离身”的角度来理解这个词语,即某物从身上被取下或移除后产生的感觉。下面提供一个造句示例,并添加五个相关句子:

  1. 他刚戴上草帽就发现太阳已经落山了,于是席帽离身,摘下了那顶遮阳的草帽。

  2. 夏季郊游,大家都是轻装上阵,席帽离身,享受大自然的乐趣。

  3. 做完工作后,他终于可以放松一下,所以把头上的帽子摘了下来,感觉席帽离身后的凉爽。

  4. 路过一片树林,他索性摘下了帽子,让微风吹拂头发,仿佛席帽离身后的轻松自在。

  5. 旅行时,背包里装满了物品,为了减轻负担,他决定席帽离身,减少不必要的负重。

  6. 在户外野餐时,天气突然转凉,大家纷纷把围巾摘下,感受着席帽离身后的清风拂面。

请注意,以上造句是基于对“席帽离身”可能含义的理解所构建的,并非该词语的标准用法。如果您有其他需求或需要进一步解释,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1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子。草~。苇~。竹~。凉~。~地而坐。~卷(juǎn )。2 座位:~位。~次。出~。列~。3 酒筵,成桌的饭菜:筵~。宴~。酒~。4 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四~。5 职位:主~。西~(塾师)。6 量词:一~酒。7 姓。

mào

1 盖头的东西:~子。草~。凉~。军~。礼~。2 器物的顶罩或套儿:笔~儿。螺丝~儿。

1 相距,隔开:距~。太阳是~地球最近的恒星。2 离开,分开:分~。~别。~家。~散(sàn)。~职。~异。~间(jiàn )。支~破碎。3 缺少:办好教育~不开教师。4 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5 古同“ 罹 ”,遭受。6 古同“ 缡 ”,妇女的佩巾。7 〔~~〕形容草木茂盛,如“~~原上草,一岁一枯荣”。8 姓。

shēn

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段。船~。树~。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世。献~。3 亲自,本人:自~。亲~。~教。~体力行。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分(fèn )。~败名裂。5 孕,娠:~孕。6 量词,指整套衣服:做了一~儿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