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之才的拼音、解释、组词
经济之才的简介:
jīng jì zhī cái
指治国安民的才能。
指治国安民的才能。
- AI解释
"经济之才"这个词汇并非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但从其构成来看,可以尝试进行一些分析。通常我们会说“经济人才”或“财经人才”,指的是在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领域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经济之才”一词可能更多地用作对具有出色经济才能或表现出色于经济领域的个人的一种赞美或者描述。
根据上述理解,“经济之才”可以解释为: 1. 专精于经济学科、从事经济活动,并在该领域表现出卓越能力的人。 2. 具有良好的经济判断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在经济决策中做出明智选择的个人或团队。
以下是五个基于“经济之才”的造句:
- 李教授是经济学界的知名学者,他的洞察力被誉为经济学之才。
- 在这次投资决策会议上,他被公认为是一个真正的经济之才。
- 通过多年学习和实践,张三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经济之才。
- 经济之才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 对于这样一位经济之才来说,如何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清晰的头脑是一项挑战。
请注意,上述解释及造句基于对“经济之才”这一表述的合理推测。在实际使用中,“经济之才”可能会有不同的语境和用法,具体含义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分词解释
经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
济
jì,jǐ
1 渡,过河:同舟共~。2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世。救~。赈~。周~。接~。3 补益:无~于事。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才
cái
1 能力:~能。口~。这人很有~干。2 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干(gàn)~。奇~。奴~。蠢~。3 副词。①方,始:昨天~来。现在~懂得这个道理。②仅仅:~用了两元。来了~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