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虏的拼音、解释、组词

抄虏的简介:

chāo lǔ
1.抢劫虏掠。

  • AI解释

词语“抄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其含义较为特殊。根据语境分析,“抄虏”可能特指古代战争或冲突中的俘虏行动,或是对某一地区进行掠夺性抢劫的一种比喻表达。

解释:

  1. :通常指的是快速、突然地夺取财物的行为。
  2. :指被俘虏的人或者遭受劫掠的对象。在古代,还常用来特指敌方的士兵或平民。

结合以上两点,“抄虏”可能理解为一种战争行为,指军队或强盗对敌人进行突袭,迅速而大量地抓走俘虏的行为。不过,具体定义和使用场景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

造句:

  1. 古代战争中,敌军突然发起攻击,我方士兵不得不匆匆忙忙地进行抄虏行动。
  2. 某些时期,海盗们经常在沿岸村庄发动袭击,实行抄虏,掠夺财物和人质。
  3. 在那次战役之后,双方都损失惨重,但胜利者却成功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抄虏,获取了大量战利品。
  4. 历史记载显示,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抄虏行为成为了许多强盗头目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5. 为了防止敌人的抄虏行动,城池内的百姓都紧闭家门,夜间也不敢外出。

需要注意的是,“抄虏”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并且可能带有较为负面的含义。在使用时,需根据具体语境谨慎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chāo

1 誊写,照原文写:~本。~写。~袭。传~。2 搜查而没收:~没(mò)。~家。~斩。3 走简捷的路:~近。~小道。包~。4 同“ 绰 ”。

1 俘获:~获。俘~。(➊打仗时捉住敌人;➋打仗时捉住的敌人)。2 俘获的人。3 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