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会议的拼音、解释、组词
御前会议的简介:
yù qián huì/kuài yì
1.君主或摄政的太后召集的会议。
1.君主或摄政的太后召集的会议。
- AI解释
词语详解
御前会议(Yù Qián Huì Yì)
-
定义与含义: 御前会议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政治制度,指皇帝或君主亲自参与的重要决策会议。参与者通常包括高官、重臣等,他们围绕重大军事、政治、经济等问题进行商讨和决策。
-
起源与发展: 御前会议起源于北宋时期,在元、明、清各朝代都有延续和发展。在明清两代尤为频繁,成为处理国政的重要形式之一。
-
主要特点:
- 参与者:高官重臣
- 地点:多在宫廷内举行
- 内容广泛:涉及军事策略、政治决策等重大事务
-
决策方式:讨论后作出决定
-
影响与意义: 御前会议是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一种重要决策机制,体现了皇帝对国家政务的高度关注和掌控力。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决策效率,并且有助于集中智慧,制定出较为合理的政治、军事策略。
造句示例
- 他参加过多次御前会议,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
- 在御前会议上,大臣们对新的边防政策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 皇帝亲自召集了御前会议来商讨如何应对这次叛乱。
- 御前会议通常是在晚朝后,在皇宫内进行的秘密会面。
- 通过御前会议的决策,最终决定了军队进攻的方向和计划。
以上是对“御前会议”这一词语的详细解释及五个相关的造句示例。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
分词解释
御
yù
1 驾驶车马:~车。~者。2 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治理,统治:“百官~事”。~下。~众。3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用。~览。~旨。~赐。~驾亲征。4 抵挡:防~。~敌。~寒。
前
qián
1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面。~边。~方。面~。~进。~程。2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以~。~人。~此。~科。~嫌。~言。~车之鉴。3 顺序在先的:~五名。4 向前行进:勇往直~。
会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
议
yì
1 意见,言论:~论。提~。建~。2 讨论,商量:商~。会~。协~。~案。~决。~价。3 评论是非,多指责备:非~。恐招物~。4 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奏~。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