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子髻的拼音、解释、组词

缬子髻的简介:

xié zǐ jì
1.晋代妇女以花缯束发名缬子髻。

  • AI解释

缬子髻》并非一个通用词汇或成语,似乎是一个特定语境中的专有名词或者是文学作品中特有的名词。在现有资料中,并未找到直接对这个术语的明确定义和解释。但是,“缬”指的是古代一种染色工艺,“子髻”通常是指青少年时期的女子将头发束起的一种发型。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测,《缬子髻》可能特指某种特定时期、特定人物或文学作品中的服饰与发饰搭配。

基于上述假设,我们可以尝试对其做出一个详细的解释:在古代某些文化背景下,当年轻女性(特别是少女)开始进入青春期,她们会使用一种名为“缬”的染色技术对发饰或是与之相配的衣物进行装饰。这种发型或装饰可能代表了她们从孩童向成年的过渡阶段。

接下来提供五个基于上述假设的造句:

  1. 在古代的宫廷画作中,可以看到许多贵族少女身着华丽的长裙,头戴经过“缬”工艺处理过的精美发饰,这便是所谓的《缬子髻》。
  2. 为了庆祝女儿进入青春期,母亲特意为她制作了一套以“缬”技术装饰的《缬子髻》,象征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3.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缬子髻》常常被用来描绘少女们青春时期的美丽与纯真。
  4. 当代艺术家复原古代服饰时,经常会参考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力求准确地展示如《缬子髻》这样精细而富有特色的发型及其配饰。
  5. 舞台上表演古代故事时,演员通常会精心打扮成身着古装、头戴《缬子髻》的形象来还原历史场景。

分词解释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