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徭的拼音、解释、组词

征徭的简介:

zhēng yáo
1.亦作"征繇"。 2.赋税与徭役。

  • AI解释

词语“征徭”在古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从其构成来看,“征”意为征集、征调;“徭”则是指旧社会政府对百姓强制征收的人力劳动或服务。因此,“征徭”可以理解为古代政府按照一定标准,向民众征集和调度人力进行某种劳动或者服务。

造句

  1. 官府为了修筑城墙,频繁地发动征徭,极大地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2. 战争年代,连年不断的征徭让许多家庭家破人亡。
  3. 虽然实施了减税政策,但因常年累月的征徭依旧使得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难以提升。
  4. 为了应对水灾,村里不得不请求县衙减少征徭,以便腾出更多人力进行抗洪抢险。
  5. 唐朝实行轻徭薄赋,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没有了繁重的征徭之苦。

需要注意的是,“征徭”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并且古代社会的具体情况也会因朝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使用时,请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理解。

分词解释

zhēng

1 远行:长~。~途。~夫。~人。~衣。~帆(远行的船)。2 用武力制裁,讨伐:~服(用力制服)。~讨。~伐。~战(出征作战)。南~北战。3 召集:~兵。~募(招募兵士)。~集兵马。4 收集:~税。~粮。5 招请,寻求:~求。~稿。~婚。~聘(招聘)。~询(征求意见)。6 证明,证验:~引(引用,引证)。信而有~。7 表露出来的迹象:特~。~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