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罪的拼音、解释、组词

抵罪的简介:

dǐ zuì
1.因犯罪而受到相应的处罚。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依据犯罪的轻重,接受制裁或惩罚,以抵偿犯下的罪责。【例】他的罪行轻微,所以法官让他以社区服务抵罪。

1. 依犯罪的轻重,负其相当的罪责。《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喧传此话到狱中,那前日抵罪邻人,便当官诉状。」

《抵罪》释义

抵罪,是一个汉语词汇。它通常用于法律或道德伦理领域,是指一个人为了弥补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过失或罪行而自愿承担相应的惩罚或后果,或是用他人的行为来替代原本应该由自己承担的法律责任。

例句:

  1. 由于他贪污了公司一大笔钱,因此被解雇并要求赔偿公司损失。这可以视作一种抵罪的方式。
  2.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小王自愿承担了社区服务的工作。这是对自己不当行为的一种抵罪。
  3. 因为违反交通规则而造成交通事故的小张,虽然没有直接承担责任,但他的保险公司承担了全部赔偿费用,这也是一种形式上的抵罪。
  4. 在古代法律体系中,有时会采用“以命抵命”或“以身赎罪”的方式来处理某些刑事犯罪,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抵罪的实践。
  5. 小李因与他人有误会而发生了争执,在双方家长的协调下,他通过参加社区服务和赠送礼物给对方,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以礼代罚”,这也是一种隐含的抵罪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抵罪”这个词语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因其背景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有时也用来泛指用某种方式来弥补或替代处罚的情况。

分词解释

1 挡,拒,用力对撑着:~挡。~制。~抗。~赖。2 顶撞,冲突,矛盾:~触。3 代替,相当,顶替:~押。~偿。~充。~还(huán )。4 到达:~京。~临。

zuì

1 犯法的行为: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2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3 刑罚:判~。畏~。待~。请~。4 苦难,痛苦: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