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心人面的拼音、解释、组词
兽心人面的简介:
面貌虽是人,心却如野兽。形容人凶恶残暴。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人面兽心」。见「人面兽心」条。
2. 此处所列为「人面兽心」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赞曰:「……夷狄1>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2>,人面兽心,其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辟3>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随畜,射猎为生,隔以山谷,雍4>以沙幕,天地所以绝外内也。是故圣王禽兽畜之,不与约誓,不就攻伐;约之则费赂而见欺,攻之则劳师而招寇。其地不可耕而食也,其民不可臣而畜也,是以外而不内,疏而不戚,政教不及其人,正朔不加其国;来则惩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其慕义而贡献,则接之以礼让,羁靡不绝,使曲在彼,盖圣王制御蛮夷之常道也。 〔注解〕 (1) 夷狄:古称四境未开化的民族。 (2) 被发左衽:形容头发散乱,衣襟开向左侧的文化落后民族。被,音ㄆ|,通「披」,分散。衽,音ㄖㄣˋ,衣襟。 (3) 辟:音ㄅ|ˋ,躲开、回避。通「避」。 (4) 雍:堵塞。通「壅」。
3. 此处所列为「人面兽心」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人面兽心」本来是用来形容匈奴文化未开,不懂礼仪。匈奴是我国秦汉时北方的游牧民族,汉时为了匈奴这个外患,国力造成不少陨失,在《汉书.匈奴传》中,班固写出对匈奴的鄙视:「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面兽心。」他认为匈奴是没有开化的民族,不懂礼仪。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人,内心却如野兽一般。后来「人面兽心」被用来形容人凶狠残暴,如野兽一般。如《官场现形记.第一六回》:「你当他做了官,就换了人;其实这里头的人,人面兽心的多得很哩!」
1. 形容人凶狠残暴,如兽一般。参见「人面兽心」条。明.王玉峰《焚香记》第二八出:「害我把香罗自缠,你这兽心人面。」
词语“兽心人面”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标准成语或惯用语,它是由两个词组合而成:“兽心”,通常用来形容心思狠毒、冷酷无情的人;“人面”,指人的面孔。结合在一起意为外表看似正常(人面),内心却如同野兽般残忍(兽心)。这个词语往往用于描绘那些外表温文尔雅,内心却极其阴险狡诈或残酷无情的人物形象。
造句
- 尽管他总是笑眯眯的,和蔼可亲,但他的行为举止透露出一种“兽心人面”的冷酷本质。
- 虽然表面上他看起来是个文质彬彬的知识分子,背地里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兽心人面”。
- 这个角色虽然穿着得体,举止斯文,但内心却是不折不扣的“兽心人面”,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 他表面上是个温和的人,但他的行为表明他是一个十足的“兽心人面”,不能轻易相信。
-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就是一个典型的“兽心人面”——外表文雅,实则狡诈多端。
注意:以上为根据词语含义构建的例子,并非直接出自任何文学作品或历史典籍。在实际应用中,“兽心人面”这一表达方式可能会被人们用来描述一些特定的人物或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式或者书面语境中使用这样的表述时应谨慎,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分词解释
shòu
1 哺乳动物的总称,一般指有四条腿、全身生毛的哺乳动物:~类。野~。鸟~。禽~。~医。2 喻野蛮,下流:~欲。~行。人面~心。xīn
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2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miàn
1 头的前部,脸:脸~。颜~。~目。~~相觑。2 用脸对着,向着:~对。~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3 事物的外表:地~。~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额(票面的数额)。4 方位,部分:前~。反~。片~。全~。多~手。5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鼓。6 会见,直接接头的:当~。~议。~晤。耳提~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7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平~。曲(qū)~。8 粮食磨成的粉:小米~。玉米~。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9 粉末:药~儿。10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条。11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这种瓜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