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的拼音、解释、组词

中国政法大学的简介:

zhōnɡ ɡuó zhènɡ fǎ dà xué
中国的高等政法学校。校址在北京。创建于1952年。初名北京政法学院,1983年改现名。设有法律、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等系和研究生院。

  • AI解释

中国政法大学》这个名称指的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所著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主要负责培养法律及相关的专业人才。该大学致力于法学教育和研究,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详细解释

  1. 学校性质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主干学科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2. 历史背景: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2年成立的北京政法学院,后来经过多次调整、合并,最终于1983年正式确立为中国政法大学
  3. 教育目标:该大学不仅注重法律专业知识的教学,还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通过学习和研究,在毕业后能够胜任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国际组织中的法律工作。
  4. 学术地位中国政法大学在法学领域内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拥有一批知名教授和学者,并与国内外多所著名法学院校保持合作关系。

造句

  1. 梁律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他在法庭上的表现非常专业且自信。
  2.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法律体系,小张决定申请去中国政法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3. 随着对国际法的兴趣日益浓厚,李明计划毕业后继续深造并前往中国政法大学就读博士研究生。
  4. 在一次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研讨会上,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员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5. 中国政法大学不仅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法律人才,也逐渐成为全球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中心。

分词解释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zhèng

1 治理国家事务:~治。~府。~党。~权。~纲。~策。~令。~绩。~见。~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局。~变。参~。议~。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邮~。民~。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4 姓。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