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篇断简的拼音、解释、组词
残篇断简的简介:
cán piān duàn jiǎn
残缺不全的书籍。
残缺不全的书籍。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残缺散乱的书籍。明˙李贽˙子由解老序:子由乃独得微言于残篇断简之中,宜其善发老子之蕴,使五千余言烂然如皎日。或作断篇残简、断简残篇。
1. 残缺散乱的书籍。明.李贽〈子由解老序〉:「子由乃独得微言于残篇断简之中,宜其善发老子之蕴,使五千余言烂然如皎日。」也作「断篇残简」、「断简残篇」。
《残篇断简》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古代文献资料不完整或零散。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那些因为年代久远、保存条件不佳或者其他原因而失去完整性或者丢失了部分内容的历史文献。
详细解释:
- 残篇:原本完整的部分被破坏或遗失。
- 断简:指断裂、残缺的简牍,这里用来泛指散落不全的古代书籍或文字记载。
- 成语含义:形容保存下来的古籍或历史资料只有片段或者零星的部分,不能形成完整的历史脉络。
造句示例:
- 学者们正在努力从这些残篇断简中整理出完整的古代科技知识体系。
- 考古学家在遗址中找到了许多残篇断简的古文献,这为研究该时期的文明提供了重要线索。
- 在图书馆的古籍角里,我看到了很多被细心收藏起来的残篇断简,它们虽然不完整,但仍然珍贵无比。
- 通过研究这些残篇断简,我们才能拼凑出那段历史的全貌。
- 这些残篇断简是研究古代文化的宝贵资源,哪怕只有一句或一段话,也可能具有极高的价值。
分词解释
残
cán
1 害,毁坏:~害。摧~。2 不完全,余下的:~余。~阳。~存。~废。~佚。苟延~喘。3 凶恶:~忍。~酷。凶~。
篇
piān
1 首尾完成的文章或诗词:~章。诗~。~目。~什(shí)(《诗经》中的“雅”和“颂”以十篇为一“什”,所以诗章亦称“篇什”)。~幅。长~大论。千~一律。2 量词,指文章、纸张、书页:一~论文。
断
duàn
1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裂。~层。~面。截~。~肠。~魂。~线风筝。2 不继续,禁绝:~粮。~水。~炊。~奶。~档。~流。~种(zhóng )。~交。~片。~续。~子绝孙。3 判定,决定:判~。诊~。~狱(审理和判决罪案)。4 一定,绝对:~乎不可。~然施行。
简
jiǎn
1 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竹~。~牍。~策。~册。2 书信:~帖。~札。信~。书~。3 不复杂:~单。~易。~略。~要。~便。~洁。~练。册繁就~。言~意赅。4 选择:~拔。~选。~任。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