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法的拼音、解释、组词

吏法的简介:

lì fǎ
1.官府的法令。

  • AI解释

《吏法》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根据其字面结构分析,“吏”指的是官吏或从事公务的人,“法”指的是法律、法规。因此,《吏法》可能特指与官员管理、行为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条例。

详细解释

  1. 定义:《吏法》,即关于行政人员的法律和规定,包括但不限于职务行为准则、纪律处分办法等。
  2.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旨在保障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服务效能。
  3. 内容构成:通常包含职业伦理规范、廉洁自律要求、保密义务约束等内容。
  4. 目的意义:目的是规范官员行为,提高行政效率,确保公共服务质量。

造句

  1. 为了更好地推行《吏法》,需要对所有公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
  2. 新入职的公务员必须首先熟悉和掌握有关《吏法》的内容。
  3. 在这次审计中,发现了多名工作人员违反了《吏法》的相关规定,已经进行了严肃处理。
  4. 领导层强调,《吏法》不仅是约束行为的规范,更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
  5. 任何试图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制裁,这是《吏法》对每一位公职人员的基本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吏法》”这一词语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在正式文件或学术研究中可能并不直接使用。如需具体应用时,请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名称和内容进行调整。

分词解释

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治。官~。2 旧指小公务员:~员。胥~(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