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杀人的拼音、解释、组词
曾参杀人的简介:
比喻流言可畏。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本指谣传,久听而信,后比喻流言可畏或称诬枉的灾祸。典出《战国策.秦策二》。△「曾母投杼」
2. 《战国策.秦策二》秦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车通三川,以闚周室,而寡人死不杇乎?」甘茂对曰:「请之魏,约伐韩。」王令向寿辅行。甘茂至魏,谓向寿:「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今臣羇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者,挟韩而议,王必听之,是王欺魏,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昔者曾子1>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2>。有顷3>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4>逾墙5>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之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于息壤。 〔注解〕 (1) 曾子:曾参(西元前505∼前436),字子舆,春秋时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费ㄅ|ˋ县西南)人。曾点之子,为孔子弟子。性至孝,相传《大学》为其所述,又作《孝经》,以其学传子思,子思传孟子。后世尊称为「宗圣」、「曾子」。 (2) 自若:态度自然如常。若,如。 (3) 有顷:不久、一会儿。 (4) 杼:音ㄓㄨˋ,梭。织布机上用来持理纬线的器物。 (5) 逾墙:跳墙。逾,音ㄩˊ,越过、超过。
3. 春秋时鲁国有一个学者,名叫曾参,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学养很深,品性端正,是个有名的孝子。他住在鲁国费(音ㄅ|ˋ)邑时候,有一个和他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就跑去跟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说:「我儿子不会杀人!」就照常织她的布,没有理会。过了不久又有人又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子的母亲还是泰然自若地继续织布。过了一会,又有人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子的母亲就害怕起来,丢下织布的梭子,跳过围墙逃走了。像曾参那么贤良的人,只要多几个人来说他杀了人,那么连对他最有信心的母亲也会相信,可见流言的可畏。后来「曾参杀人」就被用来比喻流言可畏或称诬枉的灾祸。
1. 曾参在费地时,有一个与他姓名相同的人杀了人,误传为曾参杀人,曾母起先不信,但经人再三的传告,便信以为真,丢下手中正在织布的杼,吓得逃跑了。典出《战国策.秦策二》。后比喻流言可畏或诬枉的灾祸。唐.韩愈〈释言〉:「市有虎,而曾参杀人,谗者之效也。」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二出:「这冤怎伸,硬叠成曾参杀人!」也作「曾母投杼」。
《曾参杀人》这个题目并非出自经典古籍,而是根据“曾参杀人”的故事进行的虚构。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典籍如《论语》中,并没有记载关于曾参杀人的事件,但可以推测,如果存在这样的一个故事情节,它将与曾子(曾参)的高尚品德形成反差或对比。
在古代,曾子作为孔子的学生,以孝顺著称,《孝经》中有其事迹记录。他被尊称为“曾子”,以其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著称于世。如果一个故事中提到“曾参杀人”的情节,则可能是在强调某种极端假设情境下的行为选择或道德困境。
造句
- 假设性推理:即使在最严峻的情境下,曾参也不会做出杀人的举动,这体现了他作为君子的坚定信念。
- 反差对比:与《曾子杀猪》的故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参杀人》虽然无实际记载,却能更好地体现道德选择的极端性。
- 情境假设:如果有一天,面对生死存亡的时刻,曾参竟然做出如此残酷的行为,那将是对传统认知的巨大挑战。
- 哲学探讨:通过“曾参杀人”的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探讨在极端环境下人的本性和道德选择之间的复杂关系。
- 道德教育:即便是在虚拟的情境下,我们也要强调像曾子这样的人所代表的高尚品质,以此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素材。
请注意,以上造句是基于一个虚构的故事背景构建的,实际上并没有记载或证据证明曾参有杀人的行为。在实际应用时,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内容。
分词解释
zēng,céng
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孙。2 同“ 增 ”,增加。3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4 姓。cān,shēn,cēn,sān
1 加入在内:~加。~与。~政。~赛。~议。2 相间,夹杂:~杂。~半。3 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考。~照。~省(xǐng)(检验省察)。~看。~阅。~检。4 探究,领悟:~悟。~透。~破。~禅。5 旧指下级进见上级:~见。~拜。6 弹劾,向皇帝告状:~奏。~劾。~革。shā
1 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生。~敌。~鸡取卵。~一儆百。2 战斗,搏斗:~出重围。3 消减:~风景。4 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肥皂水~了眼睛。5 收束:~价。~尾。6 勒紧,扣紧:~车。7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笑~人。恨~。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