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弓的拼音、解释、组词

檀弓的简介:

tán gōng
1.檀木做的弓。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檀木做成的弓。《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濊传》:「乐浪檀弓出其地。」

2. 人名。战国时鲁人,生卒年不详。善于礼,《礼记》〈檀弓篇〉因用以为名。

檀弓》是《礼记》中的一篇,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之间的言行和古代礼仪制度。在古代,“檀弓”特指一种木材名贵、纹理美观、质地坚硬的树木,而“檀弓”之名在这篇文章中的意义则更多指向其内容所涉及的具体礼仪和丧葬事宜。

以下是《檀弓》的一些主要内容特点: 1. 详细记录了孔子及弟子们在丧礼上的行为举止。 2. 讨论了许多关于如何处理丧事、表达哀悼之情的礼仪问题。 3. 反映出春秋时期人们的传统观念与文化习俗。 4. 强调了儒家对“孝”的理解和重视。

为了更好地理解《檀弓》中的内容,以下是五个造句示例: 1. 孔子认为在丧礼上哭泣是表达哀悼之情的恰当方式,《檀弓》中有详细记载。 2. 依据《檀弓》,当有贵宾来访时,应该按照规定礼仪接待他们以表示尊重。 3. 根据《檀弓》中关于葬礼的规定,亲属应当穿着素服参加葬礼仪式。 4. 孔子的弟子们在处理丧事上遵循了《檀弓》中的指导原则,展现了其对礼仪的重视。 5. 在古代中国,《檀弓》不仅是学习礼仪的重要文献之一,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丧葬文化的态度与看法。

以上是对“檀弓”的解释以及造句示例。需要注意的是,“檀弓”作为一个具体文本名称,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作词汇,上述解释主要基于《礼记·檀弓》这篇文献的内容介绍及其所涉及的文化背景进行的说明。

分词解释

tán

1 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亦称“青檀”)。2 浅绛色:~口(形容红艳的嘴唇)。3 〔~香〕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有香气,可制器物及香料,又可入药。4 〔紫~〕常绿乔木,木材坚硬,带红色,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5 姓。

gōng

1 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箭。~弩。飞鸟尽,良~藏。2 像弓的器具或形态:胡琴~子。~鞋。3 旧时丈量地亩用的器具和计算单位。4 弯曲:~身。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