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逆的拼音、解释、组词

昏逆的简介:

hūn nì
1.对悖逆者的蔑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叛贼。《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古者克敌,收其尸以为京观,所以惩昏逆而章武功也。」宋.无名氏《梅妃传》:「奔窜而归,受制昏逆。」

昏逆》一词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从字面上可以分解为“昏”和“逆”两个部分。在古汉语中,“昏”常用来指黄昏、夜晚或比喻模糊不清的状态;而“逆”则多表示违背、违反或倒行逆施等意思。因此,《昏逆》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模糊不清或者混乱状态下的反常行为,但这种解释并不严格规范,可能有特定语境下的含义。

若需以《昏逆》来造句,则需要结合具体情境赋予它意义:

  1. 在那个政权更迭的动荡时期,社会陷入了极度的《昏逆》,人们生活在恐怖与不安中。
  2. 他的行为完全偏离了常规,简直可以用“昏逆”来形容。
  3. 夜晚,城市的灯光在雾气中显得模糊不清,如同身处一个《昏逆》的世界。
  4. 尽管大家都认为他的决定是不明智的,但最终还是选择了遵守规则,避免了整个团队陷入《昏逆》的局面。
  5. 由于信息不透明,《昏逆》的行为开始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造句是为了配合对“昏逆”的理解而创作,并非真实存在的词语或固定搭配。在正式使用时,建议采用标准词汇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分词解释

hūn

1 天刚黑的时候:黄~。~晓(朝夕。亦指明暗)。~定晨省(xǐng )(人子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晚上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2 暗而无光:~暗。~黑。3 惑乱:~愦。~聩。~庸。4 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觉:发~。~厥(亦称“晕厥”)。~乱。5 古同“婚”,婚姻。

1 方向相反,与“顺”相对:~流。~行。~风。~转(zhuǎn )(局势恶化)。莫~之交。2 抵触,不顺从:忤~。忠言~耳。3 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叛~。~产。4 迎接:~旅(旅店)。5 预先:~料(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