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洲的拼音、解释、组词
十洲的简介:
shí zhōu
1.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亦泛指仙境。 2.乐曲名。 3.明画家仇英的号。
1.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亦泛指仙境。 2.乐曲名。 3.明画家仇英的号。
- AI解释
词语“十洲”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地理概念,源自于《太平御览》等文献,它是指东海上的十个神洲。在古代文学和传说中,“十洲”通常被用来描绘一个神奇的、富饶的地方,充满了仙山琼阁和奇花异草。
详细解释
- 由来:“十洲”的说法最早见于《列子·汤问》中的“三神山”故事,后在《太平御览》等书籍中被扩展为“十洲”,分别是:瀛州、方丈、岱舆(或作岱屿)、玄洲、明洲、流洲、蓬莱、昆仑、委羽和壶梁。
- 传说中的位置:“十洲”多位于东海之上,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些地方常常被描述为风景如画、富饶美丽之地。
- 文化意义:在古代文学中,“十洲”往往象征着仙境、极乐世界或理想中的美好家园。
造句
- 在《梦回》这篇小说里,主人公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而漂洋过海来到了传说中的“十洲”,最终在那里找到了令人羡慕的仙丹。
- 虽然现实中不存在真正的“十洲”,但这些神话故事激发了无数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 小说《海上仙缘》讲述了主人公与仙鹤相遇后,一同前往东海之上的“十洲”探险的故事。
- 在古代诗人笔下,“十洲”的美丽景色常常成为他们吟诗作赋的灵感源泉,比如“蓬莱仙境在何处?十洲之间独留痕”这样的诗句。
- 教师在向学生们介绍中国古代神话时,经常会提到“十洲”,以此来丰富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
请注意,“十洲”作为一个文学概念,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但其背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