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洼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泥洼子的简介:

ní/nì wā zǐ
1.泥水聚积的洼地。

  • AI解释

《泥洼子》一词,通常是指低洼地带积聚起来的水坑或泥潭。这种地方在雨季常有积水,晴天则干燥多尘土,有时也可以长一些草本植物。这一词语通常用于乡村或者自然环境中描述一个特定的地理小环境。

详细解释

  • 组成: “泥”指这种环境中的土壤质地较为湿润或粘稠,“洼子”则是低洼地方的意思。
  • 特点: 泥洼子一般出现在地势较低的地方,比如田间、荒地上。雨季时积满雨水,而夏季则可能变得干涸,留下泥泞的地面。

造句

  1. 夏天的时候,孩子们喜欢在村边的小泥洼子里捉小鱼。
  2. 雨过天晴后,那片低洼地成了孩子们玩耍的泥洼子。
  3. 农民们常常需要疏通田间的一些泥洼子,以防止积水过多影响作物生长。
  4. 每到雨季,这片土地就会形成一个大大的泥洼子,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了不少麻烦。
  5. 在这个小村庄里,每当下大雨后,街道就变成了一个个连成片的泥洼子。

这些句子展示了“泥洼子”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情况和意义。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ní,nì

1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巴。~垢。~浆。~煤。~淖(泥污的洼地)。~泞。~洼。2 像泥的东西:枣~。山药~。印~(盖图章用的印色)。蒜~。

1 凹陷的地方:水~儿。~子。2 低凹,深陷:~地。眼眶~进去。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