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通的拼音、解释、组词
十通的简介:
shí tōng/tòng
1.《通典》等十部书的总称。其中《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称"三通";清乾隆时加入官修的《续通典》﹑《清通典》﹑《续通志》﹑《清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六部书,合称"九通";1935年,商务印书馆再加入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总称"十通"。
1.《通典》等十部书的总称。其中《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称"三通";清乾隆时加入官修的《续通典》﹑《清通典》﹑《续通志》﹑《清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六部书,合称"九通";1935年,商务印书馆再加入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总称"十通"。
- AI解释
词语“十通”在古代文献中是指一个广泛知识体系,具体来说是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这部书包括了经、史、子、集四库之外的十个分类,即天文、地理、数学、文字、宗教、艺术、名物、金石、虫鱼、杂事等内容,旨在全面反映当时的知识体系和文化面貌。
详细解释
- 内容范围广泛:《十通》涵盖了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的各种知识领域。
- 编纂目的:旨在通过汇集各种资料来促进学问的发展,同时也为了满足士人和学者查阅各种知识的需求。
- 历史意义: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一次文化总结,《十通》对后世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句
- 在古代文人的书房中,常会发现一套《十通》,那是他们用来查考各种学问的珍贵典籍。
- 清朝晚期的学者们,为了撰写新的学术著作,常常查阅《十通》这部百科全书式的书籍。
- 尽管时代变迁,《十通》中的某些篇章依然对今天的科学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 即使在今天,研究者仍可从《十通》中找到关于古代文化、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有趣信息。
- 《十通》不仅是一部知识宝库,也是了解清代学术思想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十通”这一词汇。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