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録的拼音、解释、组词
司録的简介:
sī lù
1.官名。晋时置录事参军,为公府官,非州郡职,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北周称司录参军,属相府;同时州之刺史有军而开府者亦置之。唐开元初改为京尹属官,掌府事。参阅《通典.职官十五》﹑王仲荦《北周六典》卷十。
1.官名。晋时置录事参军,为公府官,非州郡职,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北周称司录参军,属相府;同时州之刺史有军而开府者亦置之。唐开元初改为京尹属官,掌府事。参阅《通典.职官十五》﹑王仲荦《北周六典》卷十。
- AI解释
《司録》,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较为少见,它通常指的是负责记录、管理档案或文书工作的官员。从字面来看,“司”意味着主管、掌管,“録”则是记载、抄录的意思。因此,《司録》可以理解为专门负责记录和管理相关文档的官员。
造句
- 在古代的官署中,设有一个《司録》职位,主要任务是记录各种事务文书。
- 这位《司録》不仅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还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史功底。
- 考虑到文献的重要性,《司録》这个职位在朝廷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 《司録》的工作非常细致和繁琐,往往需要多年的经验才能胜任。
- 在古代的档案管理中,《司録》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之一,负责保存国家重要的资料。
需要注意的是,“司録”这个词不是现代汉语常用词汇,在一些古籍或特定的历史研究文献中才会出现。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可能会用“文书管理员”、“档案员”等词来替代其含义。
分词解释
司
sī
1 主管,操作:~法。~机。~令。~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2 官署名称:人事~。3 视察:~日月之长短。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