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的拼音、解释、组词

乡下人的简介:

xiāng xià rén
1.居住在农村里的人。有时含贬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住于乡野偏僻地方的人。《文明小史》第四回:「究竟乡下人心直,也不问到底是谁,见打门声急,便有一个男子前来,拔了闩,开了门。」

《乡下人》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但通常它用来指代来自农村、乡镇地区的人。这些人往往与城市的居民有所不同,他们更依赖自然环境进行生活和工作。以下是对这个词语的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1. 背景特征:乡下人的生活环境一般是较为偏远或郊区化的地方,这里可能包括乡村、小城镇等。这类地方通常没有城市那么拥挤和繁华。
  2. 生活习惯: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乡下人往往有着更为简单的生活方式,比如种植作物、饲养家畜等方式自给自足;他们对自然界的依赖度更高,因此他们的日常生活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
  3. 文化差异:从文化角度看,乡下人的生活往往保留了更多传统习俗和乡村风情。在语言表达上,乡下的方言或口语可能与城市中的普通话有所不同。

5个造句

  1. 小王虽然现在在北京工作,但他骨子里还是一个地道的乡下人。
  2. 我们这次去农村体验生活,感觉就像回到了乡下人的日常。
  3. 这位作家的小说生动描绘了乡下人的质朴生活和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4. 尽管他已经迁居到城里多年,但他的生活习惯仍然保留着乡下人的特点。
  5. 我们应当更好地支持乡下人发展农业经济,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

分词解释

xiāng

1 泛指城市外的区域:~村。穷~僻壤。2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故~。~井。~里( ➊家庭久居的地方; ➋同乡的人)。~党(乡里)。~试。3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