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离失所的拼音、解释、组词
流离失所的简介:
流离:转徒离散。无处安身,到处流浪。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流离」,流亡离散。◎语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失所」,无处安身。#语出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一。「流离失所」形容转徙离散,无处安身。△「百六之会」、「阳九之」、「颠沛流离」
2. 1、「流离」:◎1《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末年,盗贼群起,发军击之,将吏放纵于外。北边及青徐地人相食,雒阳以东米石二千。莽遣三公将军开东方诸仓振贷穷乏,又分遣大夫谒者教民煮木为酪;酪不可食,重为烦扰。流民入关者数十万人,置养澹官以禀之,吏盗其禀,饥死者什七八。莽耻为政所致,乃下诏曰:「予遭阳九之」1>,百六之会2>,枯旱霜蝗3>,饥馑荐臻4>,蛮夷猾夏5>,寇贼奸轨6>,百姓流离。予甚悼之,害气将究矣。」岁为此言,以至于亡。 〔注解〕 (1) 阳九之:灾难、困厄的时运。,音ㄜˋ,同「厄」。见「阳九之」。 (2) 百六之会:厄运。见「百六之会」。 (3) 霜蝗:霜害和蝗灾。 (4) 饥馑荐臻:指连年灾荒。荐臻,连续不断。 (5) 猾夏:侵扰华夏。猾,音ㄏㄨㄚˊ。 (6) 奸轨:犯法作乱。 ◎2《汉书.卷四五.蒯伍江息夫传.蒯通》蒯通知天下权在信,欲说信令背汉,乃先微感信曰:「仆尝受人相人之术,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而不安;相君之背,贵而不可言。」信曰:「何谓也?」通因请间,曰:「天下初作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袭,飘至风起。当此之时,忧在亡秦而已。今刘、项分争,使人肝脑涂地,流离中野,不可胜数。……。」◎3《汉书.卷八三.薛宣朱博传.薛宣》朕既不明,变异数见,岁比不登,食廪空虚,百姓饥馑,流离道路,疾疫死者以万数,人至相食,盗贼并兴,群职旷废,是朕之不德而股肱不良也。 2、「失所」:#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一(据《文选.卷二九.诗》引)1>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仰视浮云驰,奄忽2>互相逾3>。风波4>一失所,各在天一隅5>。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何夔》。 (2) 奄忽:倏忽、忽然。 (3) 逾:越过、超过。 (4) 风波:被风所播荡。 (5) 隅:角落。〔参考资料〕 《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何夔》是时太祖始制新科下州郡,又收租税绵绢。夔以郡初立,近以师旅之后,不可卒绳以法,乃上言曰:「自丧乱已来,民人失所,今虽小安,然服教日浅。……愚以为此郡宜依远域新邦之典,其民间小事,使长吏临时随宜,上不背正法,下以顺百姓之心。比及三年,民安其业,然后齐之以法,则无所不至矣。」太祖从其言。征还,参丞相军事。海贼郭祖寇暴乐安、济南界,州郡苦之。太祖以夔前在长广有威信,拜乐安太守。到官数月,诸城悉平。
3. 「流离失所」系由「流离」及「失所」二语组合而成。「流离」是出自《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先是贬抑外族,开启战端;之后又一味仿古,更改既有的制度法令,一时间天下动荡不安。在位末年,因遇到干旱,谷物歉收,使得百姓生活陷入困境,造成几十万流民转入关中,对此王莽下诏为自己辩护说:自己因为遭到厄运,连带作物遭受霜害和蝗灾,以致连年灾荒,又有外族侵犯,盗贼群起,结果造成百姓流亡离散。「流离」的典源又见《汉书.卷四五.蒯伍江息夫传.蒯通》、《汉书.卷八三.薛宣朱博传.薛宣》。〈蒯通传〉内容则是表述谋士蒯(ㄎㄨㄞˇ)通为齐王韩信分析天下局势,说到刘邦和项羽相争多年,造成人民惨死,流亡离散荒野。因而建议齐王韩信发挥手握重兵的影响力,进而与楚、汉三足鼎立。〈薛宣传〉内容则是表述汉成帝责备薛宣在六年宰相任内,怠忽职守,导致国家谷仓空虚,使得百姓挨饿,流亡离散各地,几万人因此生病而死。「失所」则是出自汉.李陵〈与苏武〉诗。汉武帝时,将军李陵以五千步兵和匈奴十余万人对抗,战到最后,不敌匈奴,只好投降。家人受到连累,全部被处死,从此他便留在匈奴,到死都没有回到汉朝。这期间,奉命出使匈奴而被拘留的苏武,和他结为好友。苏武回汉朝时,李陵写了三首〈与苏武〉诗,诉说与知心的朋友分别,难再相见的心情。其中,用「云被风吹得四处飘荡,失去了居所」来形容自己飘零的身世和朋友从此分隔两地的无奈。后来「流离」和「失所」被合用成「流离失所」,用来形容转徙离散,无处安身。
1. 转徙离散,没有安身的处所。【例】洪水冲毁了村中的房舍,许多人因而流离失所。
1. 转徙离散,没有安身的住所。《醒世姻缘传》第一七回:「通州的百姓全靠了这个过活,并无一个流离失所的人。」
词语解释
流离失所(liú lí shī suǒ):形容人因为战乱、灾害等原因,失去固定的住所和生活环境。常用来描述人们生活无着落或四处流浪的情景。
典型用法:
- 指个人因故背井离乡;
- 形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流亡状态;
- 用于描绘社会动荡下人民的生活状况。
造句
-
长期战乱使许多家庭流离失所,孩子们失去了上学的机会。
-
地震发生后,整个村庄的人们都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
由于政府的强制拆迁政策,很多居民被迫离开了居住多年的老房子,成了流离失所者。
-
疫情期间,许多城市实行封锁措施,导致许多人流离失所。
-
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这个国家内超过半数的人口都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
分词解释
liú
1 液体移动:~水。~汗。~血。~泪。~程。~泻。~质。~水不腐。汗~浃背。随波逐~(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转(zhuǎn )。~通。~寇。~浪。~离。~散。~失。~沙。~露。~萤。3 传播:~言。~传。~芳。~弊。~毒。~行(xíng )。4 指江河的流水:河~。江~。溪~。激~。奔~。5 像水流的东西:气~。暖~。电~。6 向坏的方面转变:~于形式。7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放。~配。8 品类,等级:~辈。~派。9 指不正派:二~子。lí
1 相距,隔开:距~。太阳是~地球最近的恒星。2 离开,分开:分~。~别。~家。~散(sàn)。~职。~异。~间(jiàn )。支~破碎。3 缺少:办好教育~不开教师。4 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5 古同“ 罹 ”,遭受。6 古同“ 缡 ”,妇女的佩巾。7 〔~~〕形容草木茂盛,如“~~原上草,一岁一枯荣”。8 姓。suǒ
1 处,地方:住~。哨~。场~。处~。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派出~。3 量词,指房屋:一~四合院。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部(所率领的部队)。~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有。各尽~能。~向无敌。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敬。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