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刻石的拼音、解释、组词
泰山刻石的简介:
tài shān kè shí/dàn
亦称《封泰山碑》。公元前219年镌立。四面有字,其中一面为前209年所刻东行诏书及从臣姓名。原字相传为李斯手笔,工整圆健,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字体,即小篆。今石刻已毁佚。有宋拓本传世。
亦称《封泰山碑》。公元前219年镌立。四面有字,其中一面为前209年所刻东行诏书及从臣姓名。原字相传为李斯手笔,工整圆健,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字体,即小篆。今石刻已毁佚。有宋拓本传世。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秦始皇二十八年(西元前219)行幸天下,登泰山,丞相李斯为歌颂秦德而刻的石碑。秦二世元年(西元前209)时又刻诏书于背面,相传为李斯所书。
《泰山刻石》,又名《封禅碑》,是指中国历史上镌刻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上的一种古代铭文。这些文字主要记录了秦始皇进行封禅仪式的情况,以及他对当时国家和人民的颂扬之词。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之一,他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重大举措,《泰山刻石》便是他在完成一系列政治军事行动之后,为了彰显其功绩而进行的一次重要宗教仪式——封禅。
详细解释
- 封禅: 是古代帝王为祭天地而进行的一种活动。秦始皇的封禅意在表达对天下的统治合法性,并祈求天下的安宁与丰收。
- 泰山: 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是中国五岳之首,自古以来就有“泰山安则天下安”的说法,在文化与政治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 刻石: 古代帝王为了记载重要事件或展示文治武功而命人将文字刻写在石头上的行为。《泰山刻石》是秦始皇所为,其内容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思想和社会风貌。
造句
- 秦始皇的《泰山刻石》如今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珍贵资料。
- 在《泰山刻石》中可以看到秦始皇希望通过封禅仪式向世人展示他的伟大功绩。
- 每当我参观《泰山刻石》,都会被其承载的历史厚重感所震撼。
- 为了保护好这份文化遗产,《泰山刻石》所在的泰山地区实施了严格的文物保护措施。
- 虽然历经千年风雨侵蚀,《泰山刻石》依然保存较为完好,体现了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
分词解释
泰
tài
1 平安,安定:~适(幽闲安适)。~安。~然处之。2 佳,美好:~运。否(pǐ)极~来。3 极:~西(旧指欧洲)。4 骄纵,傲慢:~侈(骄纵奢侈)。骄~。5 通:天地交~。
山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刻
kè
1 雕,用刀子挖:~本(雕版印成的书本)。~石。~字。~板。~舟求剑。2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五点一~。3 时间:此~。即~。顷~(极短时间)。时~。~不容缓。4 形容程度极深:深~。~意。~骨(感受深切入骨)。~苦。5 不厚道:~毒。~薄。尖~。苛~。6 同“克”。
石
shí,dàn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2 指石刻:金~。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