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簿的拼音、解释、组词

曲簿的简介:

qū/qǔ bù/bó
1.蚕箔。饲蚕的器具。用萑苇或细竹编织而成。也称"薄曲"。

  • AI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曲簿”一词通常指记载诉讼案件、刑狱情况或法律条文等文书资料的册籍。它的主要功能在于记录、管理与备查各种相关的法律事务和案例,确保司法公正与透明。

详细解释

  • 曲(qū):在此语境下,“曲”常与“直”相对,有曲折复杂之意。“簿”则意为登记册、账本等记录之物。
  • 簿:指书写材料或书籍,通常用来记载事务或数据。

造句

  1. 审判员翻阅着案卷中的《曲簿》,试图从中找到关于这件案子的关键线索。
  2. 古代的官员常常需要查阅《曲簿》以了解前任在处理案件时的具体做法和判例。
  3. 历史书上记载,古代的一些法律改革都曾参考过详细的《曲簿》内容。
  4. 曲簿》是司法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帮助保证了对每一个案件的公正审理。
  5. 在一些文化展览或历史剧目中,《曲簿》作为背景道具出现,为观众提供了一窥古代司法制度的机会。

这些句子既展示了“曲簿”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及其记录的内容,也描绘出其在现代语境下的用途和价值。希望这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qū,qǔ

1 弯转,与“直”相对:弯~。~折(zhé)。~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肱而枕。~尽其妙。2 不公正,不合理:~说。~解(jiě)。委~求全。3 弯曲的地方:河~。4 偏僻的地方:乡~。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酒~。~霉。6 姓。
簿

bù,bó

1 本子,册籍:~册。~记。~籍。~录。2 古代称公文、案卷:对~公堂。3 古代的仪仗侍从:~伍。卤~(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4 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