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古的拼音、解释、组词

人心不古的简介:

rén xīn bù gǔ
古:指古代的社会风尚。旧时指人心奸诈、刻薄,没有古人淳厚。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感叹现在的人,失去古人的忠厚淳朴。※语或出明.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既官府甚清明套.十二月〉曲。△「世道不古」

2. ※明.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既官府甚清明套.十二月〉曲(据《全元散曲》引)不是我论黄数黑1>,怎禁他恶紫夺朱2>?争3>奈何人心不古,出落著马牛襟裾4>。口将言而嗫嚅5>,足欲进而趄6>。 〔注解〕 (1) 论黄数黑:恶意攻讦,诽谤批评。见「数黑论黄」。 (2) 恶紫夺朱:比喻异端代替正统,邪恶超越正义。恶,音ㄨˋ,憎恨。见「恶紫夺朱」。 (3) 争:如何,同「怎」。 (4) 马牛襟裾:比喻不识礼仪,人行事像禽兽一般。襟裾,音ㄐ|ㄣ ㄐㄩ,衣服。见「马牛襟裾」。 (5) 嗫嚅:音ㄋ|ㄝˋ ㄖㄨˊ,有话想说又不敢说,吞吞吐吐的样子。 (6) 趄:音ㄗ ㄐㄩ,想前进却又不敢。

3. 由于元代的统治者为蒙古部族,爱好音乐与歌舞,此性格反映在文学上,于是产生了丰富多样的戏剧与歌舞,散曲亦是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刘时中即为著名曲家之一。元顺帝天历二年,江西大旱,刘时中见到灾民受难的情况,于是作了两套散曲〈端正好〉,上呈江西道廉访使高纳麟。第一套的内容陈述饥荒时「谷不登,麦不长」,民无以食的悲惨遭遇,而且愤怒地斥责了奸商富豪趁火打劫的罪行,展现元代社会严重的阶级压榨。第二套则是揭露官吏的无能与玩法乱纪。他形容一群暴发户般的官员为「没见识街市匹夫」,彼此狼狈为奸,勾结作恶,尽日将精力耗费在吃喝嫖赌,完全不顾百姓生计。并申辩说:「不是我要讲他们的坏话,但怎么能眼睁睁地看著邪恶战胜正义?现在的人根本完全丧失了旧时代的淳朴,明明是人,但行事却如禽兽一般。」后来「人心不古」演变为成语,用来感叹现在的人,失去古人的忠厚淳朴。

1. 感叹现在的人,失去古人忠厚淳朴的心地。【例】杀人抢劫的新闻层出不穷,真是人心不古!

1. 感叹现在的人,失去古人的忠厚淳朴。《镜花缘》第二七回:「只因三代以后,人心不古,撒谎的人过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唉!真是人心不古,诡变百出,令人意料不到的事,尽多著呢!」

词语详解

人心不古是一个成语,主要用来表达社会风气、人们的行为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变得不如以前纯朴或正直。这里的“古”指的是古代或者过去的情况,通常指的是一种较为理想或传统的状态。

这个成语含有一定的感慨意味,表明说话者对当今社会的某些现象感到不满,并将其与过往的理想状态对比。它常用于描述世风日下、人心背离传统美德的情形。

造句

  1. 自从这个小区引入了外来人口以后,人心不古的现象越来越明显,邻里之间的关系也不如以前和谐了。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心不古的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并坚持传统道德的教育和传承。
  3. 尽管现在很多人追求物质财富,但大家都不忘初心,这让我感觉人心还是有未变的淳朴。
  4. 看到年轻人热衷于网络社交而忽略了现实中的情感交流,不禁感慨人心不古的现象日益严重。
  5. 在经历了种种社会变迁之后,不少传统工艺面临失传的风险,这也让人感叹人心不古所带来的文化断层现象。

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感受到“人心不古”不仅是一个对当前社会现状的评价,也反映了人们对于保持传统文化和美德重要性的关注与期待。

分词解释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xīn

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2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1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代。~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典。~风。~训。~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2 古体诗的简称:五~(五言古诗)。七~(七言古诗)。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