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族的拼音、解释、组词

冠族的简介:

guān/guàn zú
1.显贵的豪门世族。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显宦的家族。《晋书.卷六○.张方传》:「颙参军毕垣,河间冠族,为方所侮。」

冠族》一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在某一区域或社会阶层中,家族地位显赫、家世高贵的一流家族。这里的“冠”有居于首位、最突出的意思,“族”则是指一个姓氏的后代群体。“冠族”也可以理解为名门望族。

详细解释

  1. 背景:在古代中国社会里,家族的地位和声望往往被视为个人乃至家族荣誉的重要标志。这些名门望族通常是官宦之家、世袭爵位或有着显赫历史的大家族。
  2. 特征:“冠族”的成员通常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社会地位,并且在某些领域如政治、教育、文化和经济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和贡献。他们往往也是地方上重要的社会力量之一。
  3. 形成原因:这些家族之所以能成为“冠族”,往往与其祖先的功勋、家族世代经营的事业(如科举入仕、经商致富等)以及与皇室或贵族阶层的良好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

造句

  1. 在古代,许多士大夫家族都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加入到当地的冠族之中。
  2. 唐朝时期的李家就是典型的冠族之一,其成员多为朝廷重臣。
  3. 这个地区的文坛名流大多出自几个世代相传的冠族之后。
  4. 宋代的赵氏王朝皇室与众多地方上的知名冠族都有着密切联系。
  5. 在清代末期,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许多传统的冠族开始转向商业领域寻求发展。

分词解释

guān,guàn

1 帽子:衣~。~戴。~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楚楚。2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子。鸡~。树~。~状动脉。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规。~长。家~。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氏~。部~。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灭。7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