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傲的拼音、解释、组词
兀傲的简介:
wù ào
1.亦作"兀奡"。 2.孤傲不羁。 3.高亢。
1.亦作"兀奡"。 2.孤傲不羁。 3.高亢。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倔强而不随俗。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一三:「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颍。」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一六首之一三:「兀傲瓮间卧,顦悴泽畔行。」
《兀傲》这个词较为少见,它通常用来形容一种独立、不羁、高傲或孤高的状态。具体解释如下:
- 兀:意为孤独地站立,常用于形容山石等自然景物孤立耸立的样子。
- 傲:带有自尊、自负的意味。
结合这两个字的意思,《兀傲》多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呈现出一种独立不羁、高傲孤高的状态。这种用法多见于文学作品中,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或是某种自然景象给人带来的震撼感。
造句
- 他在艺术创作上兀傲自立,不愿受他人影响,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 那棵老松树兀傲地矗立在山顶,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 他为人处事总是很兀傲,不轻易向人低头,这也是他获得不少人心中敬佩的原因之一。
- 湖中的孤岛兀傲地屹立着,它的身影映照在水面上,显得更加孤独而壮美。
- 那首诗描绘了山间古木的兀傲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与赞叹。
这些句子分别展示了《兀傲》一词用于描述个人性格、自然景观以及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场景,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