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顶替的拼音、解释、组词

冒名顶替的简介:

mào míng dǐng tì
冒:冒充,以假充真。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假冒别人的姓名,代他去干事或窃取他的权力、地位。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假冒他人的名义,以取代他的地位行事。西游记˙第二十五回: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决莫饶他。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到这里又骗了黄家女儿,又冒名顶替,多少混帐事。

1. 假冒他人的名义,以取代他的地位行事。《西游记》第二五回:「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决莫饶他。」《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到这里又骗了黄家女儿,又冒名顶替,多少混帐事。」

词语《冒名顶替》详解

释义: “冒名顶替”是指一个人或事物未经允许,以他人的名义、身份、资格或者地位行事。这种行为通常涉及欺骗和滥用他人身份的情况,有时也可能带有恶意目的。

语法属性: - 动词短语 - 可用于描写人与事,强调不正当使用他人名义的行为

情感色彩: 负面情绪较多,多为贬义,通常含有批评或指责的意味。在正式场合和法律层面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来描述一些严重侵犯他人权益、道德败坏的行为。

造句

  1. 他利用自己和哥哥长得像的特点,一直在大学冒名顶替上学。
  2. 王强因为工作关系了解很多内部信息,但被发现多次利用朋友的身份冒名顶替参加活动。
  3. 为了逃避责任和后果,小刚决定用朋友的名字来冒名顶替,没想到事情败露后自己也受到了处罚。
  4. 学校正在调查一起事件:一名学生竟然长期在某学科上以另一位同学的名义出勤、考试,结果被发现并受到处理。
  5. 公司最近查出一个部门的人一直在用同事的名字签订合同和参与项目工作,这对公司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这些句子展示了“冒名顶替”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mào,mò

1 向外透或往上升:~烟(❶烟往上升;❷发怒)。~汗。~尖。2 不顾(恶劣的环境或危险等),顶着:~雨。~险。~死。3 不加小心,鲁莽,冲撞:~失。~昧。~进(不顾具体条件,急躁进行)。4 用假的充当真的,假托:~牌。~充。~名顶替。5 复盖:“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之”。6 贪污:“贪于饮食,~于货贿”。7 古同“帽”。8 古同“瑁”,玳瑁。9 姓。

míng

1 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èn )。~堂。~落孙山。~存实亡。2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4 叫出,说出:不可~状。5 声誉:~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人。~士。~师。~将(jiàng )。~医。~著。~流。~言。~胜。~剧。7 占有:不~一文。8 量词,用于人:三~工人。

dǐng

1 最高的,最上的及最高最上的部分:~点。头~。山~。~巅。~尖。2 用头支承:~承。~天立地。3 支撑,抵住:~礼(佛教徒最尊敬的跪拜礼节,两手伏地,以头抵住受拜人的脚)。~门立户。4 从下面拱起:种子发芽把土~起来了。5 最,极:~好。~多。~大。6 相对着:~风。~头。7 相当,等于:一个~俩。8 担当:~班。不~事。9 代替:~罪。冒名~替。10 争辩,冲撞:~嘴。11 量词,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两~帽子。12 到(某个时间):昨天~十二点才到家。

1 代,代理:代~。更(gēng )~。。~班。~身。~罪羊。2 为,给:~他送行。~古人担忧。3 衰废:兴(xīng )~。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