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心砚的拼音、解释、组词

凹心砚的简介:

āo xīn yàn
1.中央下陷成潭状的砚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中央下陷如潭的砚台。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九.墨》:「至魏晋时,始有墨丸,乃漆烟松煤夹和为之,所以晋人多用凹心砚者,欲磨墨贮沈耳。」

《凹心砚》这个词语并非一个标准的历史文化术语或文学用词,但从其结构来看,“凹”字通常形容物体表面呈内陷或下凹的状态,“心”可以理解为“中心”,而“砚”指的是古代用来研墨的文具。由此推测,《凹心砚》可能特指一种形状特点在砚台中心部分呈现内凹形态的独特砚台。

详细解释

  1. 结构与特征:凹心砚通常是指砚台内部中间位置设计有凹陷,这样的设计有助于更好地蓄墨或让墨汁均匀分布。
  2. 用途:这种设计使得书写时墨水更加集中于笔尖,有利于提高书写效果和书写的流畅度。同时,由于中间的凹陷部分可以蓄存少量墨水,在磨墨过程中不需要频繁补充墨液。

造句

  1. 张先生收藏了一方凹心砚,这砚台是他多年来的珍宝。
  2. 在书房里,我常常能看见李老师使用他的凹心砚,它似乎成了他最信赖的伴侣。
  3. 赵师傅雕刻的那件凹心砚,无论是外形还是内在结构都透露着精巧与细腻。
  4. 李明收藏了一方古朴的凹心砚,每次研墨都能感受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5. 王老师讲解古代文房四宝时特别提到了凹心砚的独特魅力,说它在书写和绘画中的表现力非同一般。

请注意,《凹心砚》的具体含义或实际存在的历史文物需要进一步考证以确保准确性。上述解释与造句基于对词语结构的理解而创作,并非真实存在的一种特定类型的文化物品或术语。

分词解释

āo,wā

1 周围高,中间低,与“凸”相对:~凸不平。~透镜。~版印刷(印刷术之一,与“凸版印刷”相反)。

xīn

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2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yàn

1 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数用石做成:~台。笔~。2 旧指同学关系(因同学共笔砚):同~。~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