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死地的拼音、解释、组词

置之死地的简介:

zhì zhī sǐ dì
有意使人处于无法生存下去的境地。

  • AI解释

置之死地》这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九地篇》,原文是“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面临绝境的情况下反而能够找到生机。在战争中,将军队置于看似无可救药的绝境之中,反而能激发其斗志和潜能,使其化被动为主动。

详细解释:

  • 置之死地:把人或事物置于无法生存或失败的状态。
  • 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反而能够找到生机和机会。

成语“置之死地”常被引申为比喻人在绝境中反能激发出潜力,化险为夷。它强调的是通过制造压力或者逼迫的方式,激发人或事物的潜能以寻求转机。

造句:

  1. 公司面临破产边缘时,团队领导采取了大胆的改革措施,把所有人置于生死存亡的境地,结果不仅挽回了危机,还实现了业绩的显著增长。
  2. 在这次创业大赛中,参赛者们被逼入绝境后,反而激发出无限潜能,最终拿下了冠军。
  3.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公司高层决定将所有部门置于“生死存亡”的状态来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与创新力。
  4. 在一次户外生存训练中,教官把学员们置于极端恶劣的环境中,通过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他们的体能,更重要的是激发出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5. 当面临事业的低谷时,他决定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全新的行业领域,结果在最不利的情况下找到了新的发展契机。

分词解释

zhì

1 放,摆,搁:安~。布~。~放。~身。位~。~信。~评。~疑。~辩。推心~腹。~若罔闻。~之度外。2 设立,设备:装~。设~。3 购买:添~。~办。~备。~买。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2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3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4 无知觉:睡得~。5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6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8 极,甚:乐~人。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