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纛的拼音、解释、组词

羽纛的简介:

yǔ dào
1.古代军队或仪仗队中以羽为饰的大旗。

  • AI解释

《羽纛》一词在古代中国文献中并不常见,通常指代的是古代军队或官府的一种旗帜。这里的“羽”指的是羽毛,“纛”则是一种高大的旌旗或指挥旗,常用来代表军事首领或者高级官员的权力和地位。

详细解释

  1. 含义:羽纛特指一种装饰有鸟羽的大旗,用于古代帝王、将相出行时作为标志,象征其尊贵与权威。在古战场上,也用以指示将领的位置或部队方向。
  2. 构成:“羽”是说旗帜上带有羽毛,增加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庄重感;“纛”,古代指一种长柄大旗,常用来作为最高指挥官的标识,象征军队中的权力中心。合起来就是一种装饰了鸟羽的大旗。
  3. 用途与象征意义:在古代军事或朝廷活动中,羽纛不仅具有实际的指示作用(如行军方向、驻扎位置等),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和政治象征意义。

造句

  1. 在古代战争中,主帅的羽纛是整个军队前进的方向标。
  2. 《三国演义》中描述过,在刘备出征时,其羽纛上装饰了孔雀的尾羽,极为华丽壮观。
  3. 羽纛不仅是军事指挥的象征,更是朝廷威严的一种体现。
  4. 这次阅兵仪式上,参演部队的方阵前高举着五色羽毛制成的羽纛,场面十分震撼。
  5. 在古代官署中,羽纛通常悬挂在大堂正中央,表示此处是最高长官办公的地方。

分词解释

1 鸟的毛:~毛。~绒。~书。~衣。~扇。~族(指鸟类)。~旗。~檄(羽书)。2 鱼类或昆虫的翅膀,道教传说中指会飞的仙人:~翼。~翰(翅膀)。~士(a.会飞的仙人;b.道士)。3 箭上的羽毛,借指箭:~猎。4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6”。

dào

1 古代军队里的大旗。2 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