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米的拼音、解释、组词
聚米的简介:
jù mǐ
1.《后汉书.马援传》:"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埶﹐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埶﹐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后因以"聚米"比喻指划形势﹐运筹决策。 2.米堆。形容矮小。
1.《后汉书.马援传》:"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埶﹐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埶﹐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后因以"聚米"比喻指划形势﹐运筹决策。 2.米堆。形容矮小。
- AI解释
《聚米》这个词汇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成语或者常用词汇,可能是对某种比喻手法的形象描述。在古代文献中,“聚米”常被用作一种具体的形容词,用来表示用米粒堆积成山或者其他形状来演示地理或战争布局的一种教学方式,体现了古人利用形象化的手段进行教育和讲解的方法。
详细解释
-
聚米作山:意指用小米堆砌而成的假山。古代学者为了更好地向学生展示地理知识或者模拟军事战场的情况,常常会使用小米或者其他物质来构建模型,以便于直观地教学。
-
聚米谈兵:形容仅凭空谈、纸上谈兵而缺乏实际经验或操作能力的一种情况。虽然这个说法与字面上的“聚米”关系不大,但经常被联用,用来形容那些不注重实践、仅限理论讨论的人。
造句
- 在古代,地理老师会用聚米作山的方法向学生讲解中国地图。
- 虽然他能够用聚米谈兵的方式讲述战争策略,但在实际战场上却表现得一塌糊涂。
- 博物馆里有一个展示汉代丝绸之路的聚米模型展。
-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地形布局,老师用米粒堆积出了一座小山丘。
- 虽然他对历史了如指掌,但他还是决定通过一个聚米作山的演示来帮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这段历史。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