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的拼音、解释、组词

牛顿的简介:

niú dùn/dú
(isaacnewton,1643-1727)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经典物理学创始人。毕业于剑桥大学。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力学运动三大定律。建立宇宙的物理图像,在该图像中时间与空间均是绝对的,奠定经典物理学基础。研究光的本性,提出光的微粒说,发现白光是由色光构成的。创制反射望远镜,考察行星运动规律,解释潮汐现象。数学上建立微积分基础,创立二项式定理等。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等。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人名。(Sir Isaac Newton,西元1642∼1727)英国大科学家。在数学上发明二项式定理、微分法及积分法。在物理学上发现万有引力原理和运动三定律。在光学和天文学方面也都很有贡献。

2. 量词。以每秒间使一公斤物体的速度增加一每秒米所需之力,定为一牛顿。

1. 人名。(Sir Isaac Newton,西元1642~1727)英国大科学家。在数学上,发明二项定理、微分法及积分法。在物理学上,发现万有引力原理,又发现运动三定律,即惯性定律、反作用定律及运动定律。在光学及天文学方面,也有颇多重要贡献。

2. 量词。计算力的单位。为英语newton的音译。使质量一公斤物体,每秒增加一公尺/秒的速度所需之力,定为一牛顿。

“牛顿”一词通常指的是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他是一位英国科学家,被誉为物理学和数学上的巨匠。他的工作对科学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三大运动定律以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牛顿的详细解释

  • 基本信息:艾萨克·牛顿爵士(Sir Isaac Newton, 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
  • 主要贡献
  • 万有引力定律:提出了物体之间的吸引力与其质量和距离的关系。
  • 三大运动定律:定义了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惯性、力的概念以及作用与反作用的基本原理。
  • 微积分学的创立和发展:对数学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与莱布尼茨一同被认为是微积分独立发明者之一。

造句

  1. 牛顿对科学界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揭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使得我们能够理解地球上的物体是如何受到重力影响的。
  2. 在物理学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并解释了它们的重要性。
  3. 即便是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科学家们仍在研究和引用牛顿的工作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4.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许多大学设有以“牛顿”命名的奖学金或学术讲座系列。
  5. 牛顿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还提出了一些关于宇宙的哲学思考,这些观点至今仍然激励着人们探索未知。

通过上述解释和造句,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牛顿”这个词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它在科学史中的地位。

分词解释

niú

1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黄。~角。2 星名,二十八宿之:~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3 喻固执或骄傲:~气。4 姓。

dùn

1 很短时间的停止:停~。~宕。抑扬~挫。2 忽然,立刻,一下子:~然。~即。~悟。茅塞~开。3 叩,跺:~首再拜。4 处理,设置:安~。整~。5 疲乏:困~。劳~。6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横的两头都要~一~。7 次:三~饭。8 同“ 钝 ”,不锋利。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