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例的拼音、解释、组词

恒例的简介:

héng lì
1.常规,惯例。

  • AI解释

词语《恒例》的详细解释

恒例(héng lìe)

释义:恒例”是指长期稳定形成的、习惯性地被遵守的一种制度或惯例。它强调的是某种做法或行为在特定领域或社会中的持续性和普遍性,通常指的是那些经过时间考验并被认为有效而广泛接受的做法。

特点: 1. 稳定性与持久性: 恒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时间累积而成。 2. 习惯性与常规化: 成为人们日常行为的一部分,几乎成为不言自明的规则或流程。 3. 普遍适用性: 在一定范围内(如一个行业、某个地区)被广泛认可并遵循。

常见场景: - 在企业中,恒例可能指的是例行的安全检查。 - 在法律领域,“习惯法”可以被视为一种传统的、未正式立成文字的惯例或规则。 - 社会上,一些节日习俗也可能被看作是“恒例”。

造句

  1. 每到节假日,公司都会举办一次员工聚餐活动作为恒例
  2.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们实行了严格的项目管理流程,这已经成为公司的恒例之一。
  3. 在这家老字号餐馆里,每日中午的特色菜品供应是他们的恒例
  4. 这所学校每年春季都会组织春游活动,已经成了学校的一项传统且稳定的“恒例”。
  5. 会议中提出并被采纳的新规定在公司内部实施一段时间后,逐渐成为了一项新的“恒例”。

分词解释

héng

1 持久:~心。~久。~定。~齿。永~。~星。~温。2 经常的,普通的:~言。3 姓。

1 可以做依据的事物:~证。~题。举~。~句。~如。2 规定:~外(不按规定的,和一般情况不同的)。体~。凡~。条~。破~。发凡起~。3 按规定的,照成规进行的:~会。~假。~行公事。4 调查或统计时指合于某种条件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情:事~。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