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事的拼音、解释、组词

祠事的简介:

cí shì
1.祭礼,祭祀之事。

  • AI解释

《祠事》一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是指与祭祀祖先或神灵相关的事务、典礼和活动。这里,“祠”指的是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或庙宇;“事”则表示相关的行为或仪式。“祠事”可以具体指代对祖先的祭拜仪式、祭品的准备、祭文的撰写以及礼仪的安排等。

详细解释

  1. 祭祀活动:涉及各种形式的祭祀行为,如为祖先举行的各种仪式。
  2. 宗教信仰与文化: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对于神灵和先人的敬畏之心。
  3. 家族传统:往往与家族的历史、文化和传承密切相关。
  4. 礼仪与规范:包括了对祭祀过程中的种种细节规定。

造句

  1. 这次祠事活动,我们全家都参与其中,共同缅怀先人。
  2. 每年春节期间,我们会进行一次隆重的祠事,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之情。
  3. 古代贵族家庭通常会有专门的人负责家中的祠事工作。
  4. 为了确保祠事顺利举行,需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5. 祠事不仅是对过去的纪念,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和祈祷。

以上是《祠事》一词的解释及造句示例。在现代汉语中,“祠事”这个词可能较少使用,但在一些特定场合或古文作品中仍可见其身影。

分词解释

1 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堂。~庙。宗~。2 古代指春祭(品物少,多文词)。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3 职业: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7 服侍:~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