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寇的拼音、解释、组词

夷寇的简介:

yí kòu
1.指外族入侵的战祸。

  • AI解释

《夷寇》这个词组在古代汉语中,常用来指代外来的、敌对的侵略者。它包含了“夷”和“寇”的意思。“夷”是指非华夏族人的外邦人或被鄙视的民族,“寇”则是指入侵、抢劫、侵犯的敌人。因此,《夷寇》合在一起就是指那些来自外部,对国家或地区进行侵扰、破坏的人。

详细解释:

  • :古代对汉族以外的其他族群的一种称谓,有时带有歧视意味。
  • :指的是侵略者、盗贼或者作乱的人。在古代,这个词常用来形容敌对势力或入侵者。
  • 结合在一起,《夷寇》一词往往被用于描述外来的侵略者或是被视为不友好甚至威胁的外来力量。

造句:

  1. 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曾面对过《夷寇》,这不仅考验了他们的军事实力,也反映了国家如何应对外来威胁的能力。
  2. 面对《夷寇》的入侵,古代中国的将领们展现出了无畏的精神与英勇的斗志。
  3. 在历史课本中,《夷寇》被用来形容那些企图侵略中原地区、破坏和谐局面的外敌。
  4. 《夷寇》的存在促使了国家防御体系的加强以及军事技术的发展。
  5.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很少使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外来入侵者,但它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分词解释

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4 弄平:~为平地。5 消灭:~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 怡 ”,喜悦。9 同“ 痍 ”,创伤。10 姓。

kòu

1 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盗~。贼~。2 侵略者来侵犯:~边。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