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子马阵的拼音、解释、组词
拐子马阵的简介:
guǎi zǐ mǎ zhèn
1.见"拐子马"。
1.见"拐子马"。
- AI解释
《拐子马阵》并非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或军事术语,因此在正式的历史文献和军事典籍中并未有明确记载。不过,“拐子”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一种具有拐角、转折或者变化之意的事物。“拐子马阵”的概念可能源于古代战争战术中的某种阵型设计。假设“拐子马阵”是一种描述骑兵编队时采用的灵活多变阵法,以增加敌军攻击难度和自身防御能力,则可以给出如下解释:
详细解释:
拐子马阵是一种假设的、基于中国古代军事策略中的骑兵战斗技巧所构建的战术阵型。在古代战争中,骑兵因其机动性强、攻击力大而成为重要的兵种之一。为了发挥骑兵的优势,同时增加编队的灵活性和防御性,“拐子马阵”可能采用了类似“蛇形游动”或“多变流动”的方式进行排布与移动,使敌方难以准确捕捉攻击目标,并在运动中寻找破绽。
造句:
- 在古代战场上,将领们常常采用拐子马阵来迷惑敌人,取得胜利。
- 这支军队巧妙地运用了拐子马阵战术,在多次战役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绩。
- 为了应对敌人的强攻,他们决定改用拐子马阵,以增加自身防守的难度。
- 尽管外界对“拐子马阵”的具体形式知之甚少,但其灵活性和多变性无疑是古代军事智慧的结晶。
- 拐子马阵不仅考验了士兵们的骑术技巧,更是对他们战术意识的一种挑战。
分词解释
拐
guǎi
1 转折:~弯。2 骗:~骗。~卖。3 走路不稳,跛:他走路一~一~的。4 走路时帮助支持身体的棍:~棍。双~。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马
mǎ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蜂。~勺。3 姓。
阵
zhèn
1 军队作战时布置的局势:~线。~势。严~以待。2 战场:~地。~亡。冲锋陷~。3 量词,指事情或动作经过的段落:~发。~痛。下了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