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体的拼音、解释、组词

趁体的简介:

chèn tǐ
1.犹合身。趁,通"称"。

  • AI解释

经过查询,发现“趁体”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或广为人知的专业术语、成语或是常用词汇。可能是输入错误或者是特定领域内的术语。为了提供更准确的帮助,请允许我假设您可能是指“趁势”或者“趁机”,这两个词语在中文里较为常见,并且意思相近。

趁势

解释:利用当前的有利时机或情况,做某事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它强调的是抓住机会的意思。

例句: 1. 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决定趁势扩大生产规模。 2. 创业者们看到了市场空缺,便想趁势推出新产品。 3. 资本家抓住了这次经济复苏的时机,打算趁势投资新的项目。 4. 市场研究显示未来趋势良好,企业计划趁势增加出口份额。 5. 在体育竞技中,运动员需要根据对手的动作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并趁势攻击。

如果您确实是指“趁体”,且这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或背景,以便我能更准确地解释和造句。

分词解释

chèn

1 利用时间、机会:~早。~机。~势。~火打劫(趁人家发生火灾时去抢劫,喻在别人危难时乘机去捞好处)。~热打铁。2 搭乘:~车。~船。3 逐,追赶:“花底山蜂远~人”。4 往,赴:~墟(赶集)。~熟(逃荒到丰收之处)。5 富有:~钱。~几身衣服。6 古同“称”,适合。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