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媒六证的拼音、解释、组词
三媒六证的简介:
sān méi liù zhèng
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还必须有媒人介绍。表示郑重其事。
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还必须有媒人介绍。表示郑重其事。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时婚姻须有媒妁传言。三媒六证极言其郑重。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我大茶小礼,三媒六证,亲自娶了个夫人。红楼梦˙第六十八回:你就愿意给,也要三媒六证,大家说明,成个体统才是。亦作三媒六聘。
1. 旧时婚姻须有媒妁传言。三媒六证极言其郑重。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我大茶小礼,三媒六证,亲自娶了个夫人。」《红楼梦》第六八回:「你就愿意给,也要三媒六证,大家说明,成个体统才是。」也作「三媒六聘」。
《三媒六证》,这是一组传统中国社会中用于形容婚事礼仪中的角色和人员称谓。其中,“三媒”通常指的是在婚姻介绍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三个角色,分别是:
- 红娘:古代最著名的“红娘”形象来自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后来改编为戏剧《西厢记》),这里特指的是促成男女双方结缘的人,通常是专门从事婚介工作的媒人。
- 男媒:是指男性媒人,他们是男性家庭派遣的,主要负责了解男方家庭情况、传达双方意愿等事宜。
- 女媒:女性媒人的角色,她们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女方的家庭背景和意愿,代表女方家庭进行沟通与协商。
“六证”则指的是在传统婚事中必需经过的六个证明或确认过程:
- 纳采(纳币):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提出婚事的正式请求,并通常会送一些礼物作为表达诚意的方式。
- 问名:双方家长互相询问彼此的名字、生辰八字等信息,以便进行占卜和合婚。
- 纳吉:在占卜后,如果双方八字相合,则男方家庭需再次邀请媒人送去聘礼,表示正式同意婚事。
- 纳征(过大礼):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赠送彩礼或聘金,这是一次较为隆重的仪式,标志着婚约正式确立。
- 请期:双方商定婚嫁的具体日期和时间。
- 亲迎:新郎亲自到新娘家迎娶新娘回门。
造句
- 在那个年代,婚姻大事往往由父母安排,并通过三媒六证的形式来完成。
- 小李的婚礼上,特意邀请了专业的红娘,希望她能为新人带来好运气。
- 虽然现在很多人认为这些传统习俗有点繁琐,但在某些地区,三媒六证仍然是必备的程序之一。
- 他们遵循着传统的礼仪流程,成功地完成了纳采、问名等步骤,离完婚只差最后一步了。
- 亲迎这一天,新郎穿着喜庆的服装,满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在亲友的簇拥下前往新娘家。
分词解释
三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媒
méi
1 撮合男女婚事的人:~人。~妁(旧指婚姻介绍人)。~婆。2 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介。~体。触~。传~。
六
liù,lù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甲。~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言诗。~弦琴。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证
zhèng
1 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明。保~。~实。作~。对~。论~。人~。物~。2 凭据,帮助断定事理的东西:~据。凭~。~书。出入~。~章。有诗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