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教的拼音、解释、组词

孔教的简介:

kǒng jiào/jiāo
1.指孔子的学说主张。 2.认为儒家的学说主张与佛﹑道一样,具有宗教性质,故称之为"孔教"。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孔子的思想、学说。南朝宋.谢灵运〈辨宗论.答法勖问〉:「倚孔教者,所以潜成学圣,学圣不出六经。」《晋书.卷四九.阮籍等传.赞曰》:「老篇爰植,孔教提衡。各存其趣,道贵无名。」

《孔教》,这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是指以孔子思想为理论基础、伦理指导的一种社会学说或宗教体系。它并非正式认定的一种宗教,而是指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教”实际上是一种尊崇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文化的传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学术界和官方语境中,更常使用“儒教”这一表述来指代这种文化现象和社会哲学系统。

详细解释

  • 孔教一词并非标准宗教术语,而更多用于描述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体系。
  •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张包括“仁”、“礼”等核心概念,强调个人品德修养、社会秩序及和谐人际关系。
  • 孔子的思想后来被发展为儒教(或称儒学),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造句

  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教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
  2. 孔子及其思想被后世称为“孔教”,体现了他对中华文化的巨大贡献。
  3. 在现代社会里,尽管不常使用“孔教”这个词,但其精神仍广泛存在于各类教育和文化活动中。
  4. 许多地方举办的文化节庆活动,都会融入孔教的理念,以此促进道德建设和社会和谐。
  5.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学习孔教(儒学),以了解更深层次的东方哲学思想。

这些句子旨在表达“孔教”或其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对现代影响的理解。

分词解释

kǒng

1 小洞,窟窿:~穴。~眼。~洞。~方兄(指钱,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恢谐含鄙意)。2 很:~急。~武有力。3 量词,用于窑洞:一~土窑。4 姓。

jiào,jiāo

1 指导,训诲:~习。~头。~正。~师。~导。管~。请~。~学相长。因材施~。2 使,令:风能~船走。3 指“宗教”:~士。~主。~皇。~堂。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