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万钧的拼音、解释、组词
雷霆万钧的简介:
léi tíng wàn jūn
霆:急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霆:急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威力强大,势不可挡。语本汉.贾山〈至言〉。△「排山倒海」
2. 汉.贾山〈至言〉(据《汉书.卷五一.贾邹枚路传.贾山》引)昔者夏商之季世,虽关龙逢、箕子、比干之贤,身死亡而道不用。文王之时,豪俊之士皆得竭其智,刍荛采薪之人皆得尽其力,此周之所以兴也。故地之美者善养禾,君之仁者善养士。雷霆1>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2>之所压,无不糜灭3>者。今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势重,非特万钧也。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乃况于纵欲恣行暴虐,恶闻其过乎!震之以威,压之以重,则虽有尧舜之智,孟贲之勇,岂有不摧折者哉?如此,则人主不得闻其过失矣;弗闻,则社稷危矣。 〔注解〕 (1) 雷霆:暴雷、霹雳。 (2) 万钧:形容重量或力量甚大。钧,三十斤。 (3) 糜灭:毁伤灭绝。
3. 贾山,西汉颖川人。孝文帝时,曾写〈至言〉一文,以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强调帝王应听取臣下的劝谏,进用贤能之士,兴礼义,轻徭赋。贾山认为,君主的权势无穷,就像被暴雷打到,没有不损坏的;被重物压到,没有不毁灭的。但是国家需要人才,如果君主的威势太盛,有志之士也会望之却步;如果国家没有人才,纵使有圣君圣王,也很难能长治久安。后来「雷霆万钧」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威力强大,势不可挡。
1. 比喻强大的威力。语本《汉书.卷五十一.贾山传》。【例】我军挟雷霆万钧之势,攻破敌方阵地。
1. 语本《汉书.卷五一.贾山传》:「雷霆之所击,无不催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后比喻威力强大,无法抗拒。如:「我军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歼灭敌人。」
词语解析
雷霆万钧
- 释义:形容力量巨大,气势猛烈,威力无比。常用来描述人的决心、行动或某种力量的巨大和突然。
- 出处: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张堪传》:“雷声如雷霆,震天下。”后来引申为形容任何强大的力量或者决定。
- 语法:通常作为谓语、定语使用;用于书面语体中。
造句
-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雷霆万钧地组织起救援队伍,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迅速落实到位。
- 在这次重大的变革决策上,领导团队展现出了雷霆万钧的决心和执行力。
- 灾难发生时,他雷霆万钧地指挥众人有序撤离,避免了更大的伤亡。
- 这位企业家拥有雷霆万钧的魄力,能够快速抓住市场机遇并采取果断行动。
-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中,他们凭借雷霆万钧的速度和毅力取得了胜利。
分词解释
雷
léi
1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电。~鸣。~动。~雨。~霆。~厉风行。2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鱼~。布~。扫~。~管。3 〔~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4 姓。
万
wàn,mò
1 数目,十个一千:~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2 喻极多:~物。~方(①指全国和世界各地;②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机。气象~千。3 极,很,绝对:~~。~幸。4 姓。
钧
jūn
1 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千~一发(一根头发挂着三万斤重的东西,喻极其危急)。雷霆万~之势。2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陶~(亦喻造就人材)。3 乐(yuè)调(diào):~弦。4 敬辞,用于对尊长或上级:~安。~鉴。~座。